在徐州故黄河畔,登临黄楼极目远眺,一条纵贯南北的“项链”跃然眼前—南起云龙山脚下4300年前的下圆墩遗址,北至苏轼抗洪所建的黄楼,全长七里的“彭城七里”,串联起徐州五千年的文明史与两千六百年的建城史。这条轴线,是历史与现代的交汇处,是文化与生活的共生带,更是徐州以“绣花”功夫唤醒千年文脉、重塑城市灵魂的生动实践。 2024年,徐州文旅以“国潮汉风”“快哉徐州”为品牌,全年接待游客超1亿人次,跻身
苏东坡 常州,古称延陵、毗陵、毗坛、晋陵等。北宋时期,属两浙路,辖晋陵县、武进县、宜兴县、无锡县、江阴县(部分时间);运河贯通,交通便利,“天下休戚在焉”。古代民间曾有“苏常熟,天下足”的说法,常州也曾有“天下粮仓”之称。宋代,常州是“东南文明之地”,名人辈出,科第之盛为“天下最”,有道是“毗陵多先生长者,以善俗进后学为职,故儒风蔚然为东南冠”,大文豪苏轼更是与常州有着不解的情缘。 “殆是前缘
天快黑了,在微信上发了个位置给出租车司机接我回去。坐在车里,司机好奇地问:“你的村庄为啥叫‘邵叽队’?”哦,老一辈传下来的解释,过去风水先生认为这个村是“筲箕地”,所以现在叫“邵叽队”(与“筲箕”谐音)。 风水书里说“筲箕地”不是一处佳地,前口大,后部浅且窄,既不聚财,也不出功名。确实如此,这个村庄从来没有出过官人、文人、专家、学者,甚至连暴发户也没有。外姓门户在此地也没有祖上有功名之说。独
标题 在我心中,有一处圣地,它如诗如画,似梦似幻。那就是山东烟台的蓬莱仙岛,宛如一颗遗落凡间的璀璨明珠,让我魂牵梦萦,心生无限向往。终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怀着虔诚与期待,踏上了探秘仙乡的旅程。 出发前夕,月色如水银般倾洒在窗前的书案上。我静坐桌前,翻开那些承载岁月的古籍,探寻蓬莱的蛛丝马迹。“蓬莱阁下晚凉开,倦客乘凉坐未回。”赵鹤的诗句,如一道神秘的光,照亮了我对蓬莱的无尽遐想。这处在
寒夜思情 Reese/文 在这里,寒夜 似乎是一个配合叙述的场景 以此渲染内心的阴影和波澜 就像用一团火 去映照瑟缩的孤独 我把那一段珍藏许久的话 放进一首音乐,塞住耳朵 让它缓缓流经血脉 像寒流穿透,从北方一路向南方 这时,我就是思念本身 就是那个走过积雪 用一个火把击碎幻境 最后举起格桑花封住垭口的人 我也把思念交还给寒夜 我的心不在风雪中 也不是疫情期出
同时光共鸣 他是我没拜过师的先生 我试图读懂他的唐宋明月 从江浦到诗的殿堂 生命厚重了几十年 不同角度有不同的意境 共鸣一直都很铿锵 他用拨云见日的目光 挖掘并审视稍纵即逝的美 不断颠簸的日子 诗歌融入不再驿动的心 词句如太极拳的一招一式 力度拿捏得正好,舒缓而有力 没有拼凑的路 有和无之间 他用脚 踩出一帧帧清晰动感的画面 注:《同时光共鸣》系诗人朱桂清所著
黄锦树的《雨》是一部充满独特魅力的小说集,它以马来西亚华人的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叙事风格,展现了一个充满潮湿、神秘与挣扎的世界,让我在阅读后久久沉浸其中,思绪万千。 书中对南洋热带雨林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雨”这一意象贯穿始终,无休无止的雨,将整个故事笼罩在一片湿漉漉的氛围里。每一滴雨都像是历史与记忆的载体,潮湿的不仅是书页间的文字,更是人物的命运与情感。密不透风的雨幕,如同华
当凛冽的寒风不再肆虐,转化为拂面不寒杨柳的微风;当冰雪初融,河流再次奏响叮咚的乐章;当草色渐浓,嫩芽破土而出,我知道,春天又一次来临了。 提起春天,人们总会想到一种别样的生气,万物勃发,生机盎然。在这样的春天里,登高抒怀,看江河滚滚、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春景,难免会想起“杨柳青青江水平”,发出“春来自何处,无迹日以深”的感慨。这些诗句都出自大唐诗豪—刘禹锡笔下。 2024年,一首《上春山》火爆
在伦敦大英博物馆的玻璃展柜里,一枚泛黄的羊皮卷轴静静舒展,公元9世纪的古英语文字与拉丁文注释相互缠绕。这份《林迪斯法恩福音书》(图1)的抄本,无意中凝固了英语词汇发展史上最动人的时刻—那些被凯尔特工匠用金线装帧的拉丁词汇,正悄然褪去古典长袍,换上盎格鲁-撒克逊的粗布衣裳。这场跨越千年的语言迁徙,实则是文明火种的传递,每个借词都承载着人类认识世界的新视角,在语法规则的边境线上完成了文化的越境。
曾国藩 湘军1862年(同治元年)的春季攻势取得了辉煌战果,“连克二十余城,长江上下肃清三千余里”。 太平军这边,驻守在安徽庐州的天国后期支柱之一—英王陈玉成由于轻信皖北军阀苗沛霖,在寿州被苗沛霖诱捕,交给了清军在皖北的八旗都统胜保,最后被胜保奉旨处决。自此,太平军在安徽已无统筹全局之人,很快庐州被多隆阿攻陷,淮河以南再无太平军立足之地。 陈玉成是太平天国晚期少数有战略大局观念的将领,三河镇
陕北地区是汉画像石的重要出土地,其石刻作品数量多且独具地域特色,不仅展现了当地的文化风貌,也为汉代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尤为重要的是,石刻中描绘的神话祥瑞形象与元素,既反映了汉代社会的民俗文化与民族心理,也蕴含了该地区深厚的文化哲思。 本设计以陕北汉画像石(图1)为文化资源,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与造型特征,提出了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方法,通过将“神仙世界”图像与故事题材
在当今时代,探索室内空间设计美学中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传统与现代元素的融合为室内空间设计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可能性。 将传统与现代元素融合可以创造出既具有历史感又能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室内空间。此外,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设计还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一些客户可能希望在室内设计中体现出自己的文化背景和个性特点,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设计能为他们
城市绿地 乡村生态栈道 (作者单位:大连艺术学院)
晨雾中的呼吸韵律 姑苏老巷的清晨是被青苔染绿的。卯时刚过,石板缝里渗出的薄雾像一缕缕蚕丝,缠住了墙根下新发芽的蕨草。此时,巷子浸在黛蓝色的天光里,唯独巷口那堵斑驳的白墙醒得早一些。砖缝间经年的苔藓吸饱了夜间的露水,正借着晨风舒展叶脉,将水汽蒸腾成一片朦胧的翡翠色烟雾。 七十六岁的沈阿婆踩着雾气走来,她的布鞋底正踩着第三块青石板的弧脊。这是她打了三十多年太极的“穴位”,凹陷处早已磨出了玉色包浆。
手工艺作品《与星屑起舞的人》 密乾乾/图 (作者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手工艺作品《香器》 袁庆贺/图 (作者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手工艺作品《病变-增生》 郭靖/图 (作者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纹样设计《铢衡万象》 姬章孪/图 (作者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景观设计《城市乐园》 赵怡然/图 (作者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王彦飞的展区设计 文博会景芝展
在时光长河中,音乐宛如灵动的精灵,轻舞着穿越岁月的迷雾,以独特的音符语言,镌刻下社会发展的印记,诉说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故事。《如愿》与《世界赠予我的》这两首歌,恰似两颗璀璨的星,分别在不同时期的天幕中熠熠生辉,它们是不同时期社会情绪的音乐镜像,映照出不同时期社会的独特风貌与人们的心灵世界。 《如愿》:奋进时期的激昂颂歌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
综合材料油画《彷徨》 《彷徨》80cm×60cm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羊毛毡画 《绮梦》25cm×15cm 《眺望》25cm×15cm 《陪伴》25cm×15cm 《年少》25cm×15cm (作者单位:天津美术学院)
《青缃叠翠》 作品名称:青缃叠翠 作品尺寸:200cm×200cm 作品简介:运用没骨技法描绘了棕榈,表达了作者对自由与坚韧不拔品质的追求。 《春织花梦》 作品名称:春织花梦 作品尺寸:76cm×156cm 作品简介:以岭南特色花卉为创作题材,借笔触色彩展现生机,传递生态关怀。 《都市花韵》 作品名称:都市花韵 作品尺寸:90cm×170cm 作品简介:描绘了年轻
420mm×594mm 420mm×594mm (作者单位:北海艺术设计学院书法学院)
薛亮,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一级美术师,江苏省书画院院长。历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江苏省美协副主席,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2013年获得由江苏省委省政府颁发的首届“紫金文化奖章”。出版个人画集7部,20多件巨幅作品被国内外各大美术馆、博物院等机构收藏。 艺术作品能否超越时代、语言和文化的边界,直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