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代英(1895—1931)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青年运动的领袖之一。五四时期,他在武汉即领导学生爱国运动,并组织互助社、利群书社、共存社等进步社团,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担任团中央宣传部长,并创办和主编《中国青年》杂志,培养和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 1981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来鸿去燕录》一书收录了恽代英烈士的主要书信,从多个侧面真实
山西省长子县是我国自春秋有文献记载以来少有延续至今的古地名,其由来通常被认为尧王封长子丹朱于此,在2020年出版的《长子县志》中,提出了“全国唯一以兄弟排行命名的县城”的论断。殊不知,这种“唯一”恰好反证了其并不符合我国地名命名规律。在长子县现存最早的明弘治八年(1495年)县志中就对“丹朱说”持否定态度:“旧《志》,一云其城帝尧长子丹朱所筑,故名,长从上声;今按《书传大全》引《汉志》云:‘尧处子
地窨院,又称“地坑院”“地窖院”“天井窑院”“下沉式窑院”,是一种既古老又极具地域特色的居住方式,主要分布在山西南部濒临黄河的运城市平陆县等地,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据《平陆县志》记载,在远古时期,由于当地海拔高,风沙大,“平陆不平沟三千”的特殊自然环境,加之石块和木材等建筑材料稀缺,古人们就在平坦处挖下大坑,然后在坑内建窑洞,白天在地上劳动,晚上到“地下”休息,形成了这里独特的民居形式
曾经有人问我来自哪里 我说我来自临汾 来自古中国 我要用我的讲述 来解答你心中的疑惑 我是临汾人 我要告诉你 这里是表里山河 我要大声说 五千年前 有一位叫尧的巨人 大手一挥 就写下了一个中国 我是临汾人 我想说 你随便掬一瓢饮 就是气吞万里的黄河 随便吟诵一曲 就是壶口天下第一的壮歌 就是一棵洪洞大槐树 在天下华人心中亦气势磅礴 我是临汾人 我郑重邀请
八路军总部在高公 高公村位于洪洞县汾河西岸,东距县城10公里,西离万安镇2.5公里。1937年11月25日,由朱德总司令率领的八路军总部东渡黄河,来到洪洞,第三站选址驻扎在高公村。 那时高公村是个只有200户人家的小村,村落呈甲字形,头东尾西,筑有六道门,围墙高大,气势雄伟。村中四家财主,靠东门路北的一家姓李,俗称“东院里”;小北门有三家,按居住方位分别叫“前院”“中院”“后院”。村子小,又穷
马腾蛟,字象旗,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新堡村人,乾隆壬申年春考中举人,同年秋考中进士,历任清兵部主事、吏部员外郎、郎中、贵州贵东兵备道道台,由于得罪上司,归家二十年,后特旨任福建邵武府知府,数年告归,病逝于家中。 新堡村位于忻州城南十三公里处,始建于清初,之前属于邻近麻会村的地域。《忻州市地名录》记载:该村地处丘陵,位于忻府区牧马河西南岸。相传清朝初年,麻会村马姓者在此地新建了一个堡子,并入住,此后
田从典(1651—1728),字克五,号峣山。清代山西阳城人。历任知县、御史、右通政参议、左右通政、光禄寺卿、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兼管光禄寺、左都御史、户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雍正三年(l725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雍正六年(1728年)告老,被加封为太子太师。田从典立朝正直,清节自励,身居脂膏要职,却不为苟取,爱养百姓,救灾恤患,悉尽心力,被誉为“清白宰相”“风裁峻整,品行醇笃”,雍正帝
原平朱氏牌楼,位于山西省原平市西北14千米的阳武村,始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是晚清中议大夫、陕西延榆绥兵备道加盐运使衔武坊畴,奉旨为其母朱氏所修建的节孝牌坊。1965年5月24日,朱氏牌楼被公布为省级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国务院核定并公布其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时期的朱氏牌楼副坊 武坊畴(1801—1876),字受之,号芝田,山西代州崞县(
稷王山与稷王山塔 山西运城万荣县汉薛镇柳林庄村东2000米,有一山峰,名曰“稷王山”。相传,后稷教民稼穑于此,故而得名。 稷王山系峨嵋岭上一座构造山峰,与西边火成岩的孤峰山遥相对应,周围峰岭连绵起伏、沟壑纵横,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少雨,常有不同程度伏旱,年降雨量500毫升左右。植被有蒿草、野枣树等,野生动物有灰鹤、野兔等。 稷王山峰之巅,屹立一座古塔,名曰“稷王山塔”。如果从百里
座落于太原市西缉虎营15号的普光寺,被称作太原市乃至山西省、华北地区最古老的寺院之一。据嘉庆二十四年《重修普光寺碑》记载,该寺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唐初名为普照寺,为避武则天(武曌)讳后改为普光寺。这一地处闹市的古建瑰宝,却少为人知。 普光寺占地面积4850平方米,寺院多数建筑已遭损毁,现存建筑主要为明清遗构。2013年,太原市政府启动普光寺保护修复工程,历经7年修葺一新,于2020年对外开放,并
夏门古堡百尺楼 中国古代择水而居是一种重要的生活居住方式。日常生活离不开饮用水,农耕离不开灌溉,渔业靠水。精神层面上,择水而居,亲近大自然,不仅能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助于放松心情,使身心更加健康、愉悦。纵贯三晋大地的山西第一大河汾河灵石段40余公里的河谷沿途两岸,除了中部面积较大的城区段建起县城,南北河谷段也遍布村庄。其中,夏门镇位于灵石县城南约10公里处汾河西,是汾河峡谷灵石段
独石城的独石遗迹 独石城是明宣府镇长城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西北部的独石口镇独石口村。明代的独石城在整个宣府镇长城防卫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据《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宣府镇总图说》记载:“宣府本秦汉上谷郡,即唐、宋山后州。国初与辽为唇齿,设开平卫,置凉亭等八驿,接连独石。后自大宁、兴和沦弃异域,开平孤悬,莫可犄角,乃移卫独石,而宣、辽声援遂绝。……总七路险隘,如西路之万全右卫、张家
灵石,地处山西省中部,这里矿产丰富,种类繁多,素有“矿藏之乡”的美誉。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北宋时期,这里曾是全国重要的矾产地,朝廷在此设有专门的官方机构——“矾场务”。然而,不知何故,灵石矾场务自宋代中期便戛然终止,没有留下丝毫痕迹,明清以来的灵石县志中亦无任何记载。笔者为此查阅了大量资料,希望能解开其中谜底,弥补这一缺憾。 关于“灵石矾场务”的历史记载 元马端临著《文献通考》(映旭斋藏版)
今天翻检家翁文章手稿,发现老人用自来水笔琐记一条:《续通鉴》“宋纪六十四,英宗治平三年事:‘赐真定府僧怀丙紫衣’;‘初,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后水暴涨绝梁,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张焘以闻而有是赐’”。家翁曰:“此铁牛为唐开元十二年(724年)为维系黄河浮桥在蒲州黄河两岸,各铸铁牛四尊以固桥位,俗称‘开元铁牛
翼城东南方向的西阎镇曹公村作为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村内古建筑众多,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村中的国保四圣宫以同时供奉“尧、舜、禹、汤”四位帝王而闻名于世。其庙内的一座至正年间的元代舞楼,则为研究元杂剧以及元代舞楼规制提供了可靠的实物印证。笔者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四圣宫的建立和治理水患有关。作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场所,“春祈秋报,迎神赛社”数百年间不断上演,使得四圣宫庙会成为当地的一大胜景。古村
春秋时期,诸侯战乱、五霸争雄,战争是国与国之间角力的主要形式,据鲁国史书《春秋》记载,在近300年的时间里,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多达四百八十余次。同在春秋五霸之列的晋国与楚国,为了扩展势力,争夺霸主地位,前后进行了十一次战争,晋国九胜,楚国两胜,而最终晋楚达成妥协,以形式上两强并霸中原而告终,其中城濮之战、邲之战、鄢陵之战这三场战争,规模宏大,影响深远。几场战争直接产生了割据、影响了历史,间接形成了战
“北岳北拱”与明清北部边疆问题 北岳恒山 《尚书大传》将岱山、霍山、华山、恒山、嵩山视为五岳,而恒山为北岳,皇甫汸在《皇甫司勋集》中具体解释道:“北岳何谓?谓恒山也。《风俗通》云:恒,常也,万物伏北方有常也,而《白虎通》亦云:北岳有常山者何?阴终阳始,其道常久,故曰‘常山’。”说明北岳象征蕴藏万物,国祚永昌。西周时期王权统一,国家祭祀北岳是为了宣告自己政权统治的范围,“《礼》曰:‘天子
坐落在山西省原平市平安西大街汤泉浴西面的一处北方极其常见的临街居民小宅,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你进去一瞧,别有洞天。这处取名山西云鹄文化红色记忆展览馆的民宅里,藏品颇多,精品不少,引人注目,让人留恋。 炳灵垣位(徐继畬书) 驻足此处,落目旧物,使人油然而生思古念旧之情。事实上,只有记得住乡愁,人内心才有安处。 小宅的主人王吉怀小院旧物寄乡愁,他守护文脉,用活旧物,传承文化,弘扬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