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3年4月—2024年4月庄浪县人民医院诊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损伤与日常活动能力、脑神经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 96.00% ,高于对照组的 8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为(2号 (6.11±0.94) 分、 (85.36±10.27) 分,与对照组的 (7.54±1.32) 分、 (76.83±8.98) )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为 (161.27±14.56) ng/mL、 (21.25±3.79) ) μg/L ,与对照组的( 142.85±15.83) ng/mL、 (28.97±4.43) 川 μg/L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取得理想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摘要】目的分析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新活素联合呋塞米对其临床预后及心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在浦城县医院心血管病科开展为期3年的研究试验,研究时间为2021年5月—2024年1月,研究对象选定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共217例)。将研究对象以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108例)予以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 + 呋塞米,观察组 (109例)予以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 + 呋塞米 + 新活素,对比2组患者的心功能、炎症因子、心肌重塑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 fractions,LVEF)( 60.27±7.20) %、心脏指数(cardiacindex,CI) (2.86±0.61 ) ∠1 (min m2) 、每搏输出量(strokevolume, SV, (62.45±6.21) )mL,高于对照组的(56.29±6.24) % 、 (2.24±0.55) 1 U (min·m2)、 (57.19±5.27) mL (P<0.05) 。治疗后,观察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 factor,vWF) (128.31±10.45) ng/L、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recombinant thioredoxin-interacting protein,TXNIP)( 190.09±21.17. 川 n9/L 、血管内皮素-1(endothelin-1,ET-1) 9.46±2.11 ) μg/L ,低于对照组的( 136.86± 12.42)ng/L、 (218.21±23.25 ) ng/L 、( 11.97±2.13 1 μρ/L ( P<0.05) 。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 -α (tumournecrosis factor- ∝ , )( 6.25±1.24? ng/L、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type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 (2435.23±354.73) pg/ mL、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 -9 ,MMP-9) (252.48±30.57 ) ng/L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36.44±4.49) μg/mL ,低于对照组的 (8.51±2.00)
【摘要】目的探究运用自制中药热奄包预防全身麻醉下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术后低体温的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8—11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收治的400例腹腔镜全身麻醉手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制中药热奄包热敷,比较2组患者体温、术后寒战发生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analogue scale,VAS)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即时(0min),2组患者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15min、30min、45min和60min,观察组体温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术后30min,观察组低体温、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术后6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自制中药热熨包复温能明显提高全身麻醉术后患者体温,降低术后低体温、寒战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推荐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压豆疗法对混合痔术后创面疼痛及水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6月上海市普陀区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耳穴压豆疗法,比较2组患者术后创面疼痛评分、水肿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创面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术后创面水肿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15.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4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1个月,对照组患者健康状况调查问卷(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各个维度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耳穴压豆疗法在缓解混合痔术后创面疼痛及水肿,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4年9月于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76例脑卒中气虚血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2组患者均接受标准治疗,观察组额外增加参苓白术散和针灸治疗,疗程4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74% (36/38),高于对照组的 78.95% (30/38)( x2=4.154 , P<0.05)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为( 13.72±3.29) 分,低于对照组的 (20.14±4.35) 分( t= 7.428, P<0.05) 。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为 (5.16±1.82) 分,低于对照组的 (8.79±2.41) 分( t=7.136 P<0.05) 。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 (4.83±0.52) mPa?s. 全血低切黏度( 12.36±1.07) mPa·S、血浆黏度( 1.37±0.16) )mPa·S、纤维蛋白原 (3.15±0.42) ) 9/L 、红细胞压积(40.38±2.85) 川 % ,低于对照组的 (5.51±0.67, )mPa·s、( 14.20±1.18) mPa·s、( 1.54±0.20) mPa·s、 3.64±0.53) T 9/L> (44.25±3.14) 三 % ( t=4.527 、6.614、4.159、4.297、5.561, P<0.05) 。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气虚血瘀证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中医护理联合现代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评估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择抚州市东乡区中医院内科2022年1月—2024年7月收治的5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患者等量分为参照组(26例)、试验组 (26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早期中医护理联合现代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康复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总满意率为 96.15% ,高于参照组的 76.92% ( P<0.05) ;护理后,试验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估表(activityof daily living,ADL)、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分高于参照组( P<0.05) 。结论早期中医护理联合现代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可为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康复创造理想条件,提高患者满意度。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典型特征的疾病,随着病情进展,患者肺功能持续性减退,进而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劳作能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咳痰、咳嗽、气短等症状明显加重,若未得到及时处理则预后较差。该病治疗原则是及时平喘、抗感染,避免病情恶化,但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患者仍存在反复发作的情况。近年来,中医方案的辨证论治通过汤剂口服、针灸点穴、灌肠等手段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优势。针对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型的相关中医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实际疗效进行综述探讨。
【摘要】目的分析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抗环瓜氨酸多肽(cycliccitrullinated peptide, CCP )抗体联合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病例收集年限为2020年9月—2024年9月,46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设为观察组1,46例同期入院检查的非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病患者设为观察组2,同时随机选取同期进行健康检查的46例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1、观察组2和对照组的RF、抗CCP抗体水平及RF、抗CCP抗体的阳性率,分析RF、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1的RF、抗CCP抗体水平比观察组2、对照组高( P<0.05) ;观察组1的RF、抗CCP抗体的阳性率比观察组2、对照组高( P<0.05) ;联合检测诊断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灵敏度高于单一检测。结论RF、抗 CCP 抗体联合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具有良好的效能。
【摘要】目的分析细针穿刺活检(fine needleaspiration,FNA)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7月兴义市人民医院诊治的7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分为良性结节组和恶性结节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FNA检查,比较FNA的病理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评估FNA的准确性、操作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FNA操作成功率良性结节组为 97.14% (34/35),恶性结节组为 94.29% (33/3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良性结节组FNA诊断良性34例,可疑恶性1例,恶性结节组FNA诊断恶性33例,可疑恶性2例。FNA的诊断准确率为 95.71% ,其中良性结节组FNA诊断准确率为 97.14% ,恶性结节组为 94.29%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并发症发生率良性结节组为 2.86% ,恶性结节组为 5.71%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FNA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鉴别中具有较高的病理诊断价值,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评估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中震动阈值测定、肌电图和DPNcheck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了800例参与者,包括400例确诊为DPN的患者(DPN组)和400例健康者(对照组)。所有参与者进行震动阈值测定、肌电图和DPNcheck技术检测。比较3种检测方法在 DPN 患者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分析肌电图检测指标在DPN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结果震动阈值测定的灵敏度为 90.0% (360/400),特异度为 85.0% (340/400);肌电图的灵敏度为 92.5% (370/400),特异度为 87.5% (350/400);DPNcheck技术的灵敏度为 87.5% (350/400),特异度为 82.5% (330/400)。3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肌电图检测指标显示,DPN组的腓浅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腓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振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震动阈值测定、肌电图和DPNcheck技术在DPN患者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中显示出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肌电图检测指标在DPN患者和健康人群中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肌电图检测有助于DPN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disease, C1(D) )患者尿素氮(ureanitrogen,UREA)和血肌酐(Creatinine,CREA)与患者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4年1—10月六盘水市水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CK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A组(18\~39岁,7例)、B组(40~49岁,13例)、C组(50~59岁,19例)、D组(60岁以上,15例),收集4组患者的检验指标,分析不同年龄组在UREA和CREA检验中的相关数据,分析其相关性。结果4组年龄、病程、CREA、UREA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UREA呈正相关0 r=0.1 38、0.134、0.892, P<0.05) ,CREA呈负相关( r=-0.272 , P<0.05) ;年龄和CREA、UREA独立相关,且CREA、UREA回归系数分别为 -0.004 、0.00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EA和UREA回归系数分别为 -0.042 、0.021。结论年龄与C1×0 患者的UREA和CREA水平有显著相关性,尤其是UREA水平的升高是 CKD 形成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
【摘要】目的比较 SPECT-CT肾动态显像中通过机测法得到的不同采集时间与标准采集时间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之间的相关性及一致性,评估缩短采集时间对GFR测量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23年5—6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接受SPECT-CT肾动态显像的59例成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完成20min标准采集时间,后处理生成15min、12min及9min短时序列图像,采用Gates机测法计算各采集时间下的GFR值。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线性相关性,并采用 Bland-AItman分析评估一致性。结果标准20min组与15min、12min、9min短时组的机测GFR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但GFR值均呈强正相关(r值分别为0.996、0.997、0.996, P<0.001) 。Bland-AItman分析显示,标准20min与15min的机测GFR值差值均数为-0.1903mL/min 95% 一致性接界限为 -4.392-4.012mL/min) ,与12min的机测GFR值差值均数为0.0005mL/min 95% 一致性界限为-4.060~4.061mL/min),与9min的机测GFR值差值均数为 -0.5008 mL/min( 95% 一致性接界限为 -5.205~ 4.203mLmin)。结论SPECT-CT肾动态显像将采集时间缩短至9min时,机测GFR仍与标准20min方案高度一致,提示在保证显像剂清除充分性的前提下,可显著优化检查时间;推荐临床实践中优先采用12min方案,以平衡效率与数据稳定性需求。对于合并肾积水患者,建议维持20min标准采集时间,避免因数据截断导致肾功能误判。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传统阑尾切除术后,在症状缓解、并发症发生及预后改善等方面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1月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20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研究组采用传统阑尾切除术治疗,对比2种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症状缓解方面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预后恢复情况良好。结论传统阑尾炎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传统阑尾炎切除术不仅能够快速缓解患者临床不适症状,还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患者预后恢复效果显著。
【摘要】目的探究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吉安市青原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二甲双胍( (0.59 次,3次/d)治疗,观察组在二甲双胍基础上增加阿卡波糖(50mg/次,3次/d)治疗。所有患者完成为期6个月的治疗。对比治疗前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plasma glucose, FPG) 、餐后2h血糖(2hours postprandialblood glucose,2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水平,同时记录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PG (7.0±1.0) mmol/L、2hPG 11.2± 1.7)mmol/L以及HbAc( 7.5±0.9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8.1±1. 1)mmol/L、 (13.5±1.9) mmol/L、 (8.3±1.0) 1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观察组TC( (4.6±0.6) mmol/L、LDL -c ? (2.5±0.5) mmol/L、TG 1.9±0.3) 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5.2±0.7) mmol/L、 (3.1±0.6) mmol/L、 (2.3±0.4) mmol/L,观察组HDL-C( 1.5±0.4 )mmol/L高于对照组的 (1.2±0.3)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糖脂代谢改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二甲双胍,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方案在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中具有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晚期重症癌痛患者临床应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镇痛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一2024年8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晚期重症癌痛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观察组予以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镇痛效果、炎症因子水平、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镇痛总有效率( 95.00% )明显高于对照组 (77.50%)(P< 0.05)。服药前,2组患者数字疼痛评分法(numericrating scale,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服药后 0.5hNRS 评分 (3.04±0.69) )分、持续NRS评分 (2.83±0.74) )分以及最大NRS评分 (6.04±0.52) )分,均低于对照组的( 5.52±0.72) 分、 (3.98±0.65) )分以及 (8.16±0.41) 分 P<0.05) 。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sleep qualityindex,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of Iife,QOL)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5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7.50% ( P<0.05) 。结论针对临床老年晚期重症癌痛患者,盐酸羟考酮缓释片镇痛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指标,降低患者炎症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尤其对于年长体弱的患者更加安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是改善老年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选择之一。
【摘要】目的探究影响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于盘州市中医医院2023年6月—2024年5月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手术的190例患者,依据术后是否出现睡眠障碍分为2组,对照组(90例)睡眠质量正常,观察组(100例)存在睡眠障碍。通过问卷形式对2组患者基本信息、术后疼痛、心理状况等进行调查,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00例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后睡眠障碍患者中,存在轻度睡眠障碍56例 56.00%) ,中度睡眠障碍25例( 25.00%) ,重度睡眠障碍19例( 19.00%) 。2组患者在术后疼痛、术后焦虑、术后抑郁、环境噪声、睡前饮茶或咖啡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后疼痛、焦虑、术后抑郁、存在环境噪声、睡前饮茶或咖啡均为导致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 P<0.05) 。结论部分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睡眠障碍,疼痛、焦虑抑郁、睡前饮用刺激性饮料、环境噪声均为导致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可采取心理、疼痛、环境等措施进行干预。
【摘要】目的分析遥控自动推进技术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2023年9月—2024年8月肇庆市中医院收治的50例因老年性骨质疏松导致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手动推进PVP技术治疗,观察组予以遥控自动推进PVP技术治疗。对比2组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骨水泥渗漏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情况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透视次数! (8.14±0.68) 次少于对照组的( 12.46±1.12) 次 P<0.05) ,观察组,手术时间( 31.48± 2.16)min短于对照组的( 36.95±4.23) min P<0.05) 。观察组术中骨水泥渗透率为 4.00% ,低于对照组的 32.00% ( 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0% ,低于对照组的 20.00% ( P<0.05) 。术后1d、7d、15d,观察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低于对照组( P<0.05) 。术后1个月,观察组腰椎功能量表(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 19.15±0.38) 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15.82±0.71) 分 ?P<0.05) 。结论在老年脊柱压缩性骨折PVP 术治疗期间,应用遥控自动推进技术,可减少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骨水泥渗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减缓术后疼痛不适感,促进椎体功能恢复。
【摘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中应用自拟益肾壮骨汤于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22年1月—2023年12月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PVP治疗)和观察组(自拟益肾壮骨汤治疗),各25例。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骨密度、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椎体中线及椎体前缘高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 ,高于对照组的 68.00% ( P<0.05) 。治疗后,观察组骨密度 0.95±0.11 )g/cm2、椎体中线( 15.41±2.27, mm及椎体前缘高度( 15.69±2.91 ) mm 高于对照组的( 0.81±0.14) 91cm2 、 (12.45±3.05 )mm及( 12.67±2.26 mm P<0.05) 。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 (2.93±0.74) 分低于对照组的 (3.65±0.55) 分 P<0.05) 。结论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自拟益肾壮骨汤与PVP术治疗,可以促进患者椎体高度恢复,提升骨密度,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关键词】益肾壮骨汤;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
【摘要】目的比较采用不同化疗方案应用于老年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效果差别。方法选取2021年1月一2024年6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老年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参考组和探讨组,各30例。参考组化疗方案选用药物为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探讨组选用贝伐珠单抗、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联合化疗方案,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性、安全性、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肿瘤标志物。结果探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对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患者开展联合疗法(经皮椎体成形联合唑来麟酸)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4年6月宜春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6例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唑来麟酸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椎体功能情况[椎体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骨代谢[I型原胶原氨基端肽 (procollagen typeIN-terminal propeptide, PINP) 、I型胶原C-末端肽交联(C-telopeptideoftypeIcollagen, CTX-1 )、骨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alkalinephosphatase,BALP)]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椎体功能、骨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1年,观察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PINP、BALP水平更高,Cobb角、VAS评分以及CTX-1水平比对照组更低( P<0.05) ;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骨质疏松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采用联合疗法(经皮椎体成形 + 唑来膦酸)具有较为积极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椎体功能与骨代谢情况,改善预后,且安全性较高。
【摘要】目的研究旨在评价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补充维生素D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4年8月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补充维生素D滴剂,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 , 25- (OH) [D3] 水平、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 FT3) 、游离甲状腺素四(free thyroxine, FT4) 、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母婴结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 25- (0H) D3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后,观察组 FT3 、FT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S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优于对照组,观察组Apgar评分 <7 分、早产和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维生素D补充治疗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显著的有效性。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治疗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民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手段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氨溴索治疗,试验组应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联合氨溴索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前,2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试验组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肿瘤坏死因子- ∝ 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 ;试验组咳嗽、喘鸣音、憋喘、气促、咳痰的临床症状积分比对照组更低( P<0.05) 。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联合氨溴索治疗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减轻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好。
【摘要】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对剖宫产产妇盆底肌张力及盆底功能障碍(pelvicfloor dysfunction,PFD)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上饶市广丰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接受微波治疗,比较2组产妇治疗前后盆底肌张力评分、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elvicflodistressinventory,PFDI)评分、盆底肌收缩持续时间、盆底肌收缩强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张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FDI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收缩强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盆底肌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微波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剖宫产产妇盆底肌张力,改善盆底功能障碍症状,提高盆底肌收缩强度,效果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气指标、气管插管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24年1—7月凤冈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2组患者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presureofcarbon dioxide, PaCO2) 、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aO2) 、酸碱度(pH值)、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I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end-diastolicdiameter,LVEDD)、气管插管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PaO2 、pH值高于对照组, PaCO2 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观察组CO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气管插管率为 8.00% ,低于对照组的44.00% ? P<0.05) 。结论无创呼吸机相较于常规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心排血量及心功能,降低气管插管率。
【摘要】目的阐述1例胸主动脉瘤(thoracicaorticaneurysm,TAA)伴动脉溃疡患者术后急性脊髓水肿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7月4日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收治的1例TAA并发动脉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24h内,患者突发急性脊髓水肿的危急状况。因此,医生迅速在病床旁进行了腰椎穿刺手术并配合腰部大池引流术治疗,放置了引流管以排出脑脊液,同时,通过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等手段有效缓解了急性脊髓水肿的相关症状。结果经过血管外科团队精心、细心的治疗和护理,术后第14天,患者双下肢肌力恢复正常,生命体征平稳,体温正常,精神、胃纳、行走、活动可,但仍存在小便控制不佳的情况,患者病情好转,顺利出院。结论术后要密切观察TAA伴动脉溃疡患者的病情,对术后出现急性脊髓水肿的患者行腰椎穿刺术联合腰大池引流术,辅助药物、康复治疗的方法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脊髓水肿的症状,加快患者的康复进度,改善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对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一2024年6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可进一步提高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术后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今后护理工作发展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早期原发性肺癌经支气管内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5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发区分院接受经支气管内镜检查的86例疑似早期原发性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全程护理,对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检查配合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精简版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epression anxietyand stress scale,DASS-21)评分比对照组低( P<0.05) ;观察组的检查配合度比对照组高( P<0.05) ;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接受经支气管内镜检查的早期原发性肺癌患者中实施全程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其检查配合度,并减少检查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4年6月6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黄疸指数、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可降低患儿黄疸指数、胆红素水平,缩短黄疸消退和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家属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满意度。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护理干预对产妇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卧床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永泰县医院行剖宫产产妇80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产后综合性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更高,下肢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 P<0.05) 。实验组切口愈合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早(短),产后12h出血量、24h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 P<0.05) 。护理前,2组产妇护理质量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实验组健康宣教、活动指导评分较对照组更高,抑郁、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更低( P<0.05) 。结论剖宫产产妇应用产后综合性护理可有效缓解负性情绪,降低下肢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摘要】目的在腹腔镜疝气术围手术期中应用基于循证理念的快速康复流程化管理模式干预,探索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进贤县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47例行腹腔镜疝气术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23例、观察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循证理念的快速康复流程化管理模式,研究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早(短)于对照组 (P<0.05) 。干预后观察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qualityof lifeinventory74,GQOLl-74)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基于循证理论的快速康复流程化管理应用于腹腔镜疝气术围手术期中,可加快术后各项机能恢复速度,减轻术后疼痛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研讨双环节协同式干预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7月在萍乡赣西医院接受腹股沟疝手术的80例老年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确立组别,每组4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双环节协同式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心境、术后恢复指标、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中3项(坚韧项、自强项与乐观项)得分相比对照组均升高( P<0.05) 。观察组各术后指标(首次排便、排气、进食及术后下床活动)恢复时间相比对照组均缩短( P< 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of life inventory-74,GQOL-74)中4项(物质状态、社会关系、生理及心理功能)得分相比对照组均升高( P<0.05)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价相比对照组更高 (χ2=4.507 , P= 0.033) 。结论双环节协同式干预能够有效调节老年腹股沟疝手术患者的心境,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多的高度评价。
【摘要】目的探究先天性缺牙患者口腔修复联合正畸治疗期间应用知信行理论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50例行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的先天性缺牙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知信行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口腔功能、生活质量、知信行水平、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口腔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观察组口腔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观察组知信行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知信行理论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先天性缺牙患者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知信行水平,改善患者的口腔功能,促进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摘要】目的探讨家属赋能干预联合多学科营养支持应用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一2023年7月于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86例尿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联合多学科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家属赋能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依从性,血钙(calcium,Ca)、血磷(phosphorus,P)、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水平达标率,疲乏[Piper疲乏量表(revised piper fatigue scale,RPFS)]、负性情绪[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透析方案、用药、液体摄入、饮食依从性评分较对照组高 (P<0.05) 。干预前,2组患者Ca、P、iPTH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观察组Ca、P、iPTH达标率高于对照组( P<0.05) 。干预前,2组患者的RPFS、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观察组RPFS、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联合应用家属赋能干预与多学科营养支持,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Ca、P代谢,缓解疲乏和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摘要】目的探索分析信息-动机-行为护理模式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联合治疗胃炎、胃溃疡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6月崇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胃炎、胃溃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联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辅助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实施信息-动机-行为护理模式,比较分析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腹痛完全缓解时间 (4.23±0.63) d、暖气完全缓解时间 (5.43±0.83) )d、呕血完全缓解时间( 3.23±0.63) )d、腹胀完全缓解时间 2.89± 0.46)d、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6.67%) )均早(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观察组知识水平(11.07±1.92) 分、信念水平 (80.49±7.52) )分、行为水平( 69.61±9.47 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在药物联合治疗胃炎、胃溃疡患者过程中辅助实施信息-动机-行为护理模式,可持续提高患者知信行水平,加快各项不适症状的消失速度,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摘要】目的丨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IMB)技巧模型的护理干预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2月—2024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7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IMB技巧模型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率。2组患者均随访观察2个月。结果观察组依从性调查表各项评分较对照组高( P<0.05)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 (exerciseof self-careagency scale,ESCA)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 P<0.05)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 P<0.05) 。结论基于IMB技巧模型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依从性,促进患者恢复,还能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一定程度上能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摘要】自的探究癌痛患者采用微信开展随访护理对其居家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闽清县六都医院收治的75例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微信开展随访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自护能力、心理状况及癌痛程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 scale,SAS) 评分为 (21.12±5.02) 分,低于对照组的 (37.02±4.92) 分( P<0.05) ;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评分为 (20.52±4.92) 分,低于对照组的 (33.72±5.12) 分 P<0.05) :观察组的自护能力总评分为( 115.50±12.69) )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98.69±9.20? 分( P<0.05) ;观察组疼痛数字分级法(numericalratingscale,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采用微信开展随访护理有助于提升癌痛患者居家自护能力,缓解癌痛程度,降低心理压力。
【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联合情志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高安市骨伤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疼痛护理联合情志干预,对比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干预前,2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实行疼痛护理与情志干预联合的护理方案,有助于减轻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疼痛症状,对提升患者睡眠质量有显著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重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联合连续肾脏代替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4年7月在兴国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治疗的66 例重症MO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MODS评分、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血清肌酐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physiology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II,APACHEII)及血气指标,并记录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CRRT治疗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7d后,试验组MODS评分、血尿素氮、血清肌酐、APACHEⅡ评分和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和CRRT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MODS 患者的器官功能和整体预后,提高PPV和CRRT的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胃溃疡患者应用个体化延伸护理联合标准化健康教育路径干预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辅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辅以个体化延伸护理联合标准化健康教育路径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依从性、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P< 0.05)。干预后,观察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of Iife scale briefversion,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为保障慢性胃溃疡患者的情绪稳定,提高患者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可实施个体化延伸护理联合标准化健康教育路径模式干预,效果符合预期。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改善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化疗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方法选择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23年1月—2024年6月收治的86例AL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和对比护理前后2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癌因性疲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护理后,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 ?P<0.05) 。护理后,2组患者癌性疲乏量表(cancer-relatedfatigueScale,CRF)各维度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 P<0.05) 。护理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qualityoflifeinventory-74,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 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进一步消除AL化疗患者的负性情绪,缓解癌因性疲乏,改善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观察采用鼻负压置换术治疗小儿鼻窦炎过程中实施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3月大田县总医院收治的87例鼻窦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实施鼻负压置换术治疗,根据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和实验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精细化护理,对比2组患儿的家属满意度、术后舒适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家属满意度、术后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实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在鼻负压置换术治疗小儿鼻窦炎期间实施精细化护理,不仅可以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儿和家属的负性情绪,还可以提高患儿的术后舒适程度及家属满意度,推荐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3H”理论下全方位护理的效果。方法以高安市中医院在2022年6月—2024年1月收治的98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3H”理论下全方位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舒适度和呼吸功能。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comfort questionnaire,GCQ)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expiratoryvolumeinthefirst second,FEV)、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用力肺活量(forcedvital capacity,FVC)、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oxygen, PaO2)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3H”理论下全方位护理,可显著提升患者舒适度,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影响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因素,并予以针对性护理。方法选取遂川县妇幼保健院2020年12月—2023年6月收治的84例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接受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详细分析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式。结果在所有鉴定出的病原菌中,发生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 (42.86%) 、金黄色葡萄球菌 (26.19%) 、铜绿假单胞菌( 23.81%) ;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儿在留置尿管、肠外营养支持、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入住时间、使用抗生素 ?3 种、侵入性操作、再次插管、治疗过程中使用激素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留置尿管、肠外营养支持、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入住时间、使用抗生素 ?3 种、治疗中应用激素情况、存在侵入性操作、再次插管等均为其独立危险因素( P<0.05) 。结论留置尿管、肠外营养支持、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入住时间、使用抗生素 ?3 种、治疗中应用激素情况、侵入性操作、再次插管等为相关危险因素,应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儿预后,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
【摘要】目的探究计划-执行-检查-行动(plan-do-check-act,PDCA)循环模式下集束化护理在会阴裂伤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对2021年12月—2024年12月68例阴道分娩产妇进行分组,对照组34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行PDCA循环模式下集束化护理。对比2组产妇各产程时间、会阴裂伤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各产程时间更短( P<0.05)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会阴裂伤发生例数更少( P<0.05)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 P<0.05) 。结论PDCA循环模式下集束化护理能够加快产妇产程,有效预防会阴裂伤,护理效果理想,可提升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