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同事: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是铭记历史、共创未来的重要时刻。80年前,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让国际社会痛定思痛,联合国应运而生,全球治理掀开新的一页。80年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冷战思维、霸权主义、保护主义阴霾不散,新威胁新挑战有增无减,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治理走到新的十字路口。 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秉持和平共处的初
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202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第一站来到西青区,为西青区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全市“经济大区”,西青区如何感恩深切关怀、牢记殷殷嘱托,如何在把握大势、发挥优势中找准定位,“十四五”期间具体形成了哪些有益工作经验,今后将怎样不断创造和总结新鲜经验,以善作善成的新业绩为全市发展大局添彩添秤,本刊记者专访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第二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将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相贯通,为守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正”和创造中华文明传承之“新”提供指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价值观念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是起中轴作用的,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要“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在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背景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既是增强中华文化自信、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战略举措,也是凝聚全球治理共识的重要路径。面对全球化深入发展与治理困局并存的现实,应通过“道”的文明叙事、“情”的故事共鸣、“术”的数字传
在当今全球化浪潮风云变幻、国际格局深刻调整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思想体系以其系统性、战略性与前瞻性的理论光芒,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照亮了前行的航道。这一思想体系从理念、目标、原则、路径、实践要求、全球意义到未来展望,形成了一个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有机整体,深刻彰显了中国对全球和平与发展的责任担当与积极贡献。 一、理念、目标与原则形成共建“一带一路”
关键核心技术是体现国家意志、服务战略需求、关乎发展全局的技术,保障国家安全、推动经济发展、赢得竞争优势,均要求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对于我国而言,以科技现代化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加快核心技术的研发突破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久之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力破除重大技术瓶颈制约,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固本之策,是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应急管理需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为科学谋划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打牢基础。当前,各类突发事件呈现“线下处置”与“线上发酵”交织并行的新特征,突发事件的发生往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社会发展改革持续深化,我国发展进入风险挑战和战略机遇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关键时期,如何继续保持社会长期稳定,是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重大课题。党的二十大作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决策,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单一维度的,而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的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节前夕视察天津时明确提出,天津应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党中央针对区域发展特征所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涉及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立法以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领域法律法规的制度建设。法律是行动的符号,京津冀区域协同立法对于促进地区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其工作的每
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春节前夕视察天津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天津是一座很有特色和韵味的城市,要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使其在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中绽放异彩。”天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具有鲜明地域标识的津派文化。津派文化承载着天津独特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系统梳理津派文化
202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天津,一座依河而生、向海而兴的城市,六百余年的历史激荡出独具特色的津派文化。从漕运码头的商贾文明到近代工业的先锋实践,从相声曲艺的市井烟火到杨柳青年画的匠心神韵,这片土地始终以兼容并蓄、务实求变的精神特质,书写着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篇章。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地域文
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要求。近年来,文旅融合作为国家战略被多次提及,文旅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消费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提出了创新产业政策促进文
人口问题始终是一个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了4个方面、26项举措,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2025年天津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中对养老、银发等服务消费提出要求,为天津发展银发经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高老龄人口生活品质,进而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文风是党的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党的形象和事业成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风决定着文风,文风体现出党风,人们从文风状况中可以判断党的作风,评价党的形象,进而观察党的宗旨的贯彻落实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改进文风列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纠正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为此,从历史、理论和实践三个维度出发,深刻认识文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准确把握文风建设的内涵任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独具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经验。其本质特征就是通过基层党组织发动并依靠群众,形成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凝聚服务群众、增进基层治理共识的有效方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
农贸市场是本区域农副产品的集散销售场地,也是一座城市生活感和烟火气的聚集地。在文旅融合蓬勃发展的当下,农贸市集正从单纯的农产品交易场所转型为区域农文旅融合的新地标。以天津市宁河区芦台大集为例,赶大集是津郊群众数百年来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今日的芦台大集通过文化赋能而“忽然走红”,融合了城市烟火气与非遗技艺、文化演出、体验活动、便民服务等业态矩阵,既保留了地方文化的原生韵味,又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求全党同志把“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产生、在斗争中成长、在斗争中壮大,《论持久战》作为毛泽东的经典著作,生动诠释了我们党在抗战这一特殊背景下的斗争智慧和斗争策略。2025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时点,重温这部作品,对我们传承红色血脉、发
2025:上合组织开启可持续发展新篇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许涛认为,自2001年正式成立以来,上合组织经历多次扩员,至今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上合组织规模快速发展与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二者的叠加意味着这个年轻的地区性国际组织正进入一个历史性的发展关键时期。2025年是中国担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年,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将2025年确定为“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年”的重要建议和促进上合组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