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得益于化疗、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医疗技术的进步,目前,部分类型白血病的治愈率得到大幅提升。化疗是治疗白血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能有效杀灭癌细胞。但是,化疗会对患儿的消化系统造成较大影响,导致恶心呕吐、厌食、味觉改变等消化系统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的营养摄入和身体恢复。 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营养干预,对于改善化疗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作
慢性咳嗽让患儿饱受咳嗽之苦——日也咳来夜也咳,吃不好、睡不好。咳嗽长期不愈还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针对儿童慢性咳嗽,通过中药内服、推拿外治等传统中医疗法予以针对性治疗,可帮助患儿调理体质,尽快康复。 辨证论治慢性咳嗽 儿童慢性咳嗽指病程持续超过四周的咳嗽类型。西医认为,儿童慢性咳嗽可能与呼吸道感染、胃食管反流等原因相关。中医认为,咳嗽的根源在于肺,但同时也与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黄帝内经
当医师建议患儿做骨髓穿刺检查时,很多家长会拒绝,认为“骨髓穿刺检查很痛,让孩子做检查太‘受罪’”;“抽取骨髓会让孩子元气大伤,甚至可能造成半身不遂。”也有患儿家长认为“孩子那么小,全身血液量本来就少,还要抽造血的骨髓,对身体伤害太大了。”其实,骨髓穿刺并没有您想象中那么可怕。 骨髓穿刺会伤害身体吗? 骨髓穿刺检查简称“骨穿”,是对患儿进行局部麻醉后,使用特制的穿刺针,在其特定部位刺入骨髓腔采集
5岁的小鹏半个月前曾罹患流感。最近几天,妈妈发现小鹏似乎有些“迟钝”——对家人的话充耳不闻,看电视、玩手机时喜欢把音量调得很高。小鹏妈妈便带小鹏来到了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 医师经过检查发现,孩子的左侧耳膜呈红肿、充血的状态,外耳道有少许耵聍(俗称耳屎),声导抗检测结果为双耳B型,电耳镜检查显示鼓室内积液明显,最终诊断小鹏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医师推测,诱发中耳炎的“罪魁祸首”是之前的流感。小鹏妈妈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4.8%。很多父母担心自家孩子在身体、体重等方面,比同龄人“慢半拍”。希望以下建议能帮助2~5岁儿童的家长,掐灭自家宝贝发育迟缓的“苗头”。 什么是发育迟缓? 简单来说,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因各种不利因素导致的生长发育速度放慢或顺序异常等现象,使孩子未能在预期年龄范围内达到发育“里程碑”(儿童在特定年
腹泻这个看似普通的疾病,对儿童患者的影响可不小。多数腹泻属于自限性疾病,绝大部分成年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可以很快康复。但该病对于儿童患者的影响更大,造成的症状更严重。如果患儿发生脱水,严重时可能威胁生命安全。因此,对于腹泻患儿,必须及时进行补液治疗。那么,补液治疗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家长应该如何配合呢? 腹泻可能导致脱水 人的体液主要由水分和溶解于其中的电解质等物质组成,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咖啡能够提神醒脑,是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之一。然而,有传言说“喝咖啡会影响骨骼健康,导致骨质疏松”,这是真的吗?喝咖啡真会对骨骼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吗?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可以简单理解为骨骼变得“松散”了。我们可以将健康的骨骼想象为坚固的砖墙。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遭到破坏、骨骼强度降低,这会令结实的实心砖墙变得像饼干一样松散,容易断裂。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骼脆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除了做到戒烟、少酒、控盐以及定期服用降压药物外,还要注意健康饮食。合理选择、搭配对血压友好的食物,既能让患者一饱口福,又有利于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 需要提醒您的是,以下食物虽然有利于稳定血压,但也需要控制进食量,做法应低盐、少煎炸。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够达到“降血压”的效果,只有均衡饮食才能帮您保持血压稳定。 低脂、高蛋白肉类 1.去皮鸡肉 相较于畜肉,鸡肉的脂肪含量相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对于结肠癌患者来说,手术切除肿瘤及其周边受累组织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受病情和治疗方式的影响,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功能下降等情况。对结肠癌术后患者来说,科学、个性化的饮食安排,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素,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治疗效果。 结肠癌术后患者的饮食“困境” 手术创伤会增加患者的基础代谢,提高营养需求。但是,
正常人体内的肠道菌群重量可达2千克,主要定植于大肠,对人的消化系统、免疫功能、代谢、情绪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正常情况下,小肠中的细菌数量要比大肠中的少很多。然而,受某些因素影响,小肠中的细菌数量或菌群类型会异常增加,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衡,这被称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会引起腹痛、腹胀、大便干结难排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原因 1.胃酸分泌不足 胃酸能杀死食物中
春夏时节,气温逐渐升高,微生物繁殖活跃,食物容易腐败变质,再加上人们吃生食的频率有所增加,食物中毒的发生风险随之升高。了解食物中毒的紧急应对措施和预防方法,能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和家人。 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1.细菌性食物中毒 若食物制作、保存不当,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可在食物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人食用了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可引起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能
28岁的刘女士因体重超标开启了“疯狂减肥”计划。她几乎不吃主食、不吃肉,只吃素菜,每天锻炼至少2个小时。在2个月的时间里,她成功从75千克减到57.5千克,减重幅度达到23%。 但是,刘女士体检时却查出血清转氨酶偏高,被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刘女士百思不得其解——减肥不是可以预防、治疗脂肪肝吗?为什么体重减轻了,我的肝脏却变“肥”了? 肝脏里的脂肪超标了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身
电视剧《甄嬛传》中有一场关于滴血认亲的剧情:皇后先暗中派人在水中加入白矾,然后让温太医和皇子弘瞻将指尖血滴入水中。两人的血相融证明为父子关系。温太医自辩:“水中加入白矾,无血亲者血液皆可融。”那么,古人滴血认亲的方法有科学依据吗?温太医的说法又对不对呢? 滴血认亲不靠谱 古代流传甚广的滴血认亲法是将两人手指扎破,将指尖的新鲜血液滴入盛有清水的容器中。如果血液相融,说明二者存在亲子关系;如果血不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疾病。心肌梗死患者首次发病的死亡率为15%左右,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可以达到35%。对于心肌梗死,既要做到科学预防,又要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以便在自己或身边人发生紧急情况时正确处理,降低死亡风险。 规避诱发因素 心肌梗死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等慢性病,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
生活中可能发生各种意外——老人跌倒、小孩触电、做饭时被刀切伤……掌握必要的家庭急救知识,可以让您在意外发生后,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防止损伤加重、促进机体康复。 家庭急救宝典之触电篇 低幼儿童对各种物品充满好奇,如果家长看护不周,孩子可能将手指伸进插座的插孔中“探索”。有些人没有及时更换符合“新国标”要求的插座;贪图方便,给电动自行车进行“飞线充电”;因为节俭等原因,不舍得更换电源线已经
说起小猫、小狗等宠物身上的体外寄生虫,“知名度”最高的非跳蚤莫属。这种体型小、无翅膀、善跳跃的寄生性昆虫,其成虫通常生活在哺乳类动物身上,靠吸食宿主的血液为生。一旦家中的宠物感染跳蚤,除了导致宠物皮肤瘙痒和破溃、营养不良外,还有可能传染给人类。跳蚤通过叮咬人,可传播鼠疫、绦虫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等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家里有宠物的朋友,必须警惕跳蚤的侵扰。 养宠物容易引“蚤”入室 野外
如果您频繁被鼻塞、耳鸣、夜间打鼾、嗅觉减退、头昏头痛等症状困扰,很有可能是鼻息肉惹的祸。鼻息肉是一种长在鼻腔里、外表像荔枝肉一样光滑的肿块,质地柔软。鼻息肉在形成早期体积较小,不会引起明显症状,因此不容易被发现。等到息肉变大、症状明显时,患者往往错过了最佳保守治疗时机,不得不接受手术。 鼻息肉是如何形成的? 鼻息肉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单纯的鼻息肉较少见,该病常与鼻窦炎症并发。目前,鼻息肉的发病
2009年,著名歌手迈克尔·杰克逊因被注射过量的丙泊酚导致呼吸抑制而死亡;2020年,韩国男演员河正宇被媒体曝光非法使用丙泊酚;2023年,韩国男演员刘亚仁因涉嫌使用丙泊酚被韩国警方逮捕。近年来,明星非法使用丙泊酚的新闻层出不穷。作为麻醉药品的丙泊酚,为何频频被非法滥用?擅自使用丙泊酚后有哪些危害呢? 丙泊酚是什么? 丙泊酚又叫异丙酚,是一种短效静脉麻醉药,可用于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广泛应用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脑功能发生暂时性障碍。癫痫反复发作会对患者脑神经造成广泛且严重的损害,引发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下降、情绪精神异常等症状,使患者面临就业限制、社交困难、出行障碍,甚至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与病耻感。 部分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必须进行手术治疗。但有些患者对癫痫手术存在误解,以为手术治疗是将神经“切掉”,因此感到恐惧。那么,癫痫手术真
中医认为,颈椎痛与人体正气不足、肝肾亏虚、气血运行不畅、风寒湿邪侵袭等因素相关。对颈椎痛患者采取针灸治疗方法,有助于提升正气,祛除风寒湿邪、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缓解疼痛。 针灸缓解颈椎痛的原理 1.驱散外邪,提升正气 中医理论认为,颈椎痛和风寒湿邪侵体关系密切。人本身正气不足,风邪、寒邪、湿邪侵体,可导致颈部筋脉拘紧,令肌肉、筋腱等软组织变得紧张、僵硬,血液循环不畅。针灸治疗有助于提
在公园下棋的钱大爷向棋友抱怨:“上星期我老伴感觉头晕,去医院检查,大夫让她做颅脑CT。昨天我肚子疼去医院,大夫又叫我做腹部CT。大病小病都要做CT,又麻烦又花钱。”事实上,医师开具CT检查,是为了给患者更好地进行治疗。现代医学讲究精准医疗、循证医疗,CT检查可以帮助医师详细掌握患者身体内部的结构信息、病变问题,从而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CT检查的三大优势 CT即计算机断层
32岁的李女士来到医院就诊,她跟医师说:“我以前没有痛经的问题。但是,最近几个月,我的痛经症状越来越严重,而且月经量很大,经常排出肉眼可见的血块儿。”医师询问了她的病史、妊娠与分娩史等情况后,安排李女士进行了超声检查等项目。最终,李女士被确诊为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可导致患者严重痛经、月经量过多,甚至是不孕,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那么,面对这种疾病,患者该怎么办呢? 子宫腺肌病是怎么回事?
孙大爷是位慢性胃溃疡患者,平时很注意饮食,但唯独戒不了酒。一天,他与老朋友畅饮几杯之后,突然感到腹痛剧烈、难以忍受,于是紧急前往医院就诊。医师结合孙大爷的病史和体格检查、CT检查结果,诊断他罹患“急性胃穿孔合并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立即为其实施了腹腔镜微创胃穿孔修补手术。手术很顺利,孙大爷恢复良好,目前已经康复出院。 让胃壁出现“破洞”的胃穿孔 胃穿孔,顾名思义,是胃壁发生破裂,使胃内容物泄漏到
阿奇霉素是一种广谱抗菌药,堪称药物界的“抗菌明星”。该药对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用药患者的耐受性良好。但是,任何药物都有其使用禁忌,阿奇霉素也不例外。如果用药不规范,不仅起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 服用阿奇霉素的“三问三答” 第1问:阿奇霉素为何每天只吃一次? 阿奇霉素有“3日疗法”和“5日疗法”两种用药方案。无论采用哪种方案,无
作为麻醉科医师,笔者有时会遇到麻醉术后患者反映头痛的情况。部分患者及家属担心头疼症状是椎管内麻醉的“后遗症”,会伴随自己一生。这种想法正确吗?本文将从专业角度出发,分析椎管内麻醉导致患者术后头痛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什么是椎管内麻醉? 简单来说,椎管是人脊柱中央的空心管道。脊髓位于椎管内,从内向外依次被软脊膜、蛛网膜和硬脊膜所包裹。这三层膜之间、硬脊膜与椎管鼓膜之间均存在腔隙,从内向外依次为蛛网
近几年,石头墩子“火”了。社交媒体上有不少关于“夏天坐热石墩子能暖宫、治疗痛经”的内容。一些网友以“亲身经历”证明热石墩子真的具有“神奇疗效”——可以“暖宫”“缓解痛经”。那么,夏天坐热石墩子,真的能“暖宫”吗?女性朋友又该如何正确保护子宫呢? 夏天坐石头墩子“暖宫”不靠谱 1.热石头墩子“暖宫止痛”的作用有限 中医理论认为:血遇热而行,遇寒则凝。寒邪侵袭子宫,会导致气血瘀滞,经血无法及时排
牙齿对于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如果留心观察我们身边的老年人就会发现,拥有一口坚固、完整牙齿的人并不多。21世纪初,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8020”计划,即人在80岁时,至少拥有20颗能正常咀嚼食物且不松动的牙齿。养成科学的用牙习惯、采取正确的护牙措施,能帮助老年人尽量保留天然牙齿,真正实现“吃嘛嘛香”。 关于老年人口腔健康 的3个常见误区 许多人对口腔健康存在认知误区。比如,认为“只
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3.3亿名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以冠心病最为常见。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管腔狭窄或闭塞所导致的心脏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通过在冠状动脉狭窄部位植入支架,能达到纠正冠状动脉狭窄、恢复心脏供血功能的效果。对于已经植入了冠脉支架的患者来说,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哪些事项?在饮食和运动方面,有哪些特殊要求呢? 植入冠脉支架后的 三大疑问 临床治疗中,患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器官功能会随之衰退,耳朵也不例外。耳朵中的毛细胞和听神经会发生退行性变化,使人的双耳发生对称性、渐进性的听力损失,这被称为老年性耳聋。对于老年性耳聋患者来说,佩戴助听器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式。 老年人听力下降的5个表现 老年性耳聋的发病通常较为隐匿,具有渐进性,患者发生听力下降却不自知的情况并不少见。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应留心观察,如果老人有以下5种表现,可能是老年性耳聋的征兆:
几十年前,我国的蛔虫感染率非常高,儿童需要定期服药驱虫。为了降低儿童对药物的抵抗情绪,驱虫药被做成色彩鲜艳、味道甜美的宝塔状。那时,“宝塔糖”是很多家庭的常备药,为控制寄生虫感染立下过汗马功劳。 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和卫生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儿童一般不用定期吃驱虫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蛔虫、绦虫、钩虫等寄生虫被彻底消灭了。实际上,寄生虫仍潜伏在我们身边,生活中稍不注意便有可能发生感染。那么,我们
生活中,无论儿童还是成年人都难免意外受伤,如摔倒导致擦伤,做饭不慎被烫伤,使用利器被割伤等。这些伤口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很可能由小变大,危害健康。那么,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伤口,有哪些处理方法是错误的?如何处理才能防止感染、减少疼痛、促进愈合呢? 误区1.用头孢类药物粉末涂撒伤口可以“消炎” ◆误区解读:头孢类药物是常见的抗生素,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性疾病。但是,将头孢类药物的粉末直接涂撒在伤口
根据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统计数据,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人,平均每天1 500人死于心搏骤停,每分钟就有1个人因为心搏骤停突然倒地。心搏骤停时间如果超过4分钟,人的脑组织就会受到不可逆损害。因此,心搏骤停抢救有“黄金四分钟”之说。 大部分心搏骤停病例发生在商场、地铁站、体育健身场馆等公共场所。目前,国内的许多公共场所均配备有AED设备。如果能正确、熟练地使用AED,可以在危难时刻大大提
由于处罚力度不断提升和相关案件的广泛宣传,我国公众对于饮酒驾车(酒驾)和醉酒驾车(醉驾)的认识已经相当深入。绝大多数驾驶员可以牢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但是,人们对于“药驾”和“毒驾”的认知却相对薄弱。 部分药物会严重影响驾驶员的反应速度和判断力,从而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风险。而使用违禁药物——毒品,更是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极易引发恶性交通事故。因此,为了保证驾驶员自身和其他道路交通参与者的
绝大多数人对于重症监护病房(英文缩写为ICU)可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很多影视剧、纪录片都展示过ICU,其大门紧闭,里面是静卧等待救治的患者,各种“嘀嗒”作响的医疗设备以及神情紧张的医护人员。说陌生,绝大多数人没有进入过ICU。本文将为您揭开ICU的神秘面纱,带您了解这道生命的“最后防线”。 住进ICU≠宣告死亡 很多人对于ICU的印象是“危险”。住进这里的患者病得都很严重,绝大多数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