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中共中央出台了《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下简称中央八项规定),此规定从调查研究、会议活动、文件简报、出访活动、警卫工作、新闻报道、文稿发表、勤俭节约八个方面入手,以改进党的作风建设。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四两拨千斤”的政治智慧和“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讨论加强党的建设如何抓时,就想到要解决‘老虎吃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非常重视加强作风建设,从而使党和军队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新四军的优良作风,是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应当不断传承和发扬光大。这对当前全党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策略和统
千里淮河,始于桐柏。位于淮河中游的安徽省阜阳市,宛如淮河玉带上的鎏金锁扣——这里曾承受过黄河夺淮近700年的深重灾难,如今又担负着护佑淮河中下游安澜的时代重任。从1953年王家坝徐徐落下蓄洪闸门,到茨淮新河的粼粼波光,再到临淮岗工程的熠熠生辉,在70余载阜阳治淮长卷中,3座标志性工程如同谱写在皖北大地上的壮丽史诗:王家坝13孔闸门30余次启闭,演绎着“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传承;茨淮新河134公里
1929年6月至1930年3月,刘少奇在满洲省委书记任上8个多月,在这段时间里,他充分吸取了顺直省委以及前届满洲省委的经验教训,从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到组织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满洲省委由原来“异常脆弱”的状况,逐步坚强起来,为东北地区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临危受命 1928年12月,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当局宣布改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领导,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统一
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为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陈云在担任7年中组部部长期间,做了大量的干部教育工作,在此基础上成了独特的干部教育观。 陈云的干部教育观,体现在他的讲话著作中 陈云一生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其关于干部学习和教育的思想深刻而丰富。在党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
新四军在华中地区开展抗日斗争,急需一首军歌来凝聚军心、激励斗志,于是《新四军军歌》应运而生,这是由陈毅等人集体参与歌词创作、著名音乐家何士德作曲的具有代表性的革命歌曲。 集体创作歌词,何士德为歌词谱曲 周恩来1939年春到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视察时,陈毅提出新四军应该有一支自己的雄壮军歌,来鼓舞部队的斗志,增强部队的战斗力。他和一些领导谈起创作军歌的问题,大家都表示同意。陈毅当时任军委新四军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王震十分重视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研究工作,在推动党史国史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从而为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 极力促成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传记的编写与出版 1985年11月15日,王震在广州的一次谈话中提出:“研究党史,不应该为研究而研究,就历史谈历史,而应该为现实服务。”当时,他正极力促成《贺龙
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开始长征。这支队伍于1935年9月胜利到达陕北,成为四支长征红军部队中最早抵达陕北的队伍。 大埠口处得讯息 1934年6月,程子华受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委派,从中央苏区出发,于8月底辗转到达鄂豫皖苏区的罗山县卡房(今属新县),与中共鄂东北道委书记郑位三见了面,传达了党中央决定红二十五军主力
打开中国地图,将目光聚焦到安徽省西北部,即可发现一座现代化城市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皖北平原上,这就是阜阳。它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既属于中原又属于长三角,与东西南北各方保持着天然而紧密的联系。作为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的淮河,穿越山丘、流过平原,滋养着这座古老的城市,也润泽着这片大地上朴实的人民,造就了阜阳数千年来别样的历史、风景和人文,锻造了阜阳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阜阳是这样一座“全面”的城市
1928年4月9日,在皖北古城阜阳,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史称“阜阳四九起义”。这次起义打响了安徽人民以革命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建立了安徽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在黄淮平原上创立了第一支工农红军。起义虽历时不久,但它点燃的革命烈火遍燃黄淮大地,在安徽乃至全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回看阜阳四九起义的爆发,这其中或许有偶然因素,但更多的是历史的必然。 两所学校的思想孕育 20
在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中,刘邓大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不仅成为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关键,而且在阜阳留下了深深的红色印记。从淮河之滨到大别山北麓,从沙河岸边的修路搭桥,到临泉休整的鱼水深情,再到阜阳战役的携手共进,刘邓大军与阜阳人民军民同心、浴血奋战的历程,构成了阜阳地区独特的红色图谱。 1947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一年来,人民解放军不仅挫败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
界首市是位于安徽西北部的一座小城,虽名不见经传,但在其发展历程中,却书写了一段段传奇:抗日战争期间因商贸繁荣被誉为“小上海”;解放战争时成为安徽省最早被解放的地区;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发展颇具特色。如今,这座小城又以创新的“养城”发展理念续写着新时代发展篇章。 抗战期间的“小上海” 界首历史悠久,地名最早可追溯到南宋时期。据史料记载,南宋抗金名将刘琦在这里大败金兀术,就此划沟为界,这里由此被命名
龙河口水库是淠史杭水利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皖西六大水库之一。1958年,10万民工,肩挑手推,土法上马,历时3年建成世界第一人工土石大坝,历时十载完成续建和各类配套工程,使龙河口水库与淠史杭水利综合利用工程连为一体,实现了沟通江淮的规划。龙河口水库以千米人工大坝闻名于世,在修筑中几乎没用钢筋和水泥。国际大坝委员会前主席托兰称赞它是“非常了不起的工程”“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
“军阀手中铁,工人颈上血。颈可折,肢可裂,奋斗的精神不可灭,劳苦的群众们,快起来团结。”这首《颈上血》是朱务平烈士从《新青年》上抄写的。朱务平是淮北地区党团组织创建人之一、中共徐海蚌特委委员兼凤阳县委书记、中共长淮特委书记。1923年,邓中夏为激励罢工的京汉铁路工人,创作了战斗诗篇《颈上血》,在工人中广为传唱。朱务平接任凤阳县委书记后,为了宣传进步思想,他将《颈上血》印成传单,广为散发。受此鼓舞,
“生也如寄,死也如归,物质不灭,浩然正气长存。”这是齐国庆烈士的家书,字里行间是他视死如归的决心和浓浓的家国情怀。齐国庆出生在安徽省太和县的一个进步绅士家庭。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出席了中共南京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在会后接任中央大学党支部书记。1928年5月7日夜,由于叛徒出卖,齐国庆等8名党员和40余名青年学生被逮捕。1928年9月27日,当年中秋节的前一天,年仅25岁的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