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更好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利用熵权法测算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在2013~2021年间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研究生态保护对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影响效应,最后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时序演化特征与空间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存在地区异质,下游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相
摘要:洪水灾害突发性强,成灾速度快,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降雨作为洪水灾害致灾因子,数据的精确度对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以降雨监测与预报技术为切入点,对雨量站点观测、天气雷达降雨估计及预报、降雨数值预报、卫星遥感反演的现状进行了总结,通过分析时空降尺度方法及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降雨监测与预报中的应用,揭示了其在提升降雨数据“量”与“型”准确度方面的效果。研究表明:降雨监测与预报技术在当
摘要:识别高风险管道并降低其失效概率是缓解城市内涝积水的重要手段。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排水能力-失效概率相关关系的高风险管道判别方法:首先以充满度等于1为管道失效的临界判别条件,并基于蒙特卡洛抽样计算管道在设计降雨情景下的失效概率;其次采用SWMM评估管道的排水能力;然后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和分段回归分析法构建管道排水能力与失效概率的相关关系,并借助该相关关系推求出高风险管道的判别阈值,以北
摘要:为深入了解金沙江下游的短时水温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水文站至清溪场水文站江段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的干、支流水温数据和各测点气温数据,建立了各江段下游水温与上游水温、汇入支流水温和气温的多元回归方程,定量分析了上游水温、支流水温和气温对下游水温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① 上游水温是影响下游水温的最主要因素,影响程度最低为52.7%,最高接近100%;② 各江段
摘要:以典型水质型缺水城市嘉兴市作为研究区,采集29个地下水点位的水样,检测Fe、Mn、Cu、As、Pb、Hg、Cd、Cr的浓度以及pH,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重金属污染程度,基于地统计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和来源,并引用风险评估模型量化该污染给居民带来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① 研究区地下水的Fe、Mn、As、Pb含量均值超出Ⅲ类标准的限值,超标率为Fe(86.
摘要:为了解崇明岛内河鱼类群落多样性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于2021年8月(夏季)和11月(秋季)采集了崇明岛内河16个点位的鱼类样本并同步监测河流环境因子,分析了夏、秋两季崇明岛内河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现场调查共采集到鱼类47种,分属7目12科40属,其中鲤形目占61.70%,淡水型鱼类占82.97%,杂食性鱼类占约40.43%,鲫(Carassius auratus)
摘要:以金沙江支流黑水河为研究对象,借助景观格局指数,筛选并建立描述生境特征的指标集,分析了黑水河苏家湾电站所处河段生境特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工况下,生境斑块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出11个代表指标,从形状、聚集性、复杂性等方面描述了生境特征;筛选得到的生境指标集随流量变化存在4种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斑块占景观面积百分比、连接度、整体性和回旋半径加权面积指数与鱼类
摘要:当前,湖北省水土流失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成效仍不稳固,防治任务仍然繁重。建立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统筹区域全口径水土流失治理情况、跟踪规划实施情况,有利于切实提升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效益,切实改善区域水土流失情况。收集整理了湖北省8个三级水土保持功能区内的典型县全口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实施相关情况以及各类项目图斑、竣工验收图和评估年卫星影像等资料,结合GF-1卫星遥感影像分析及无人机摄影测量等手
摘要:为保障昌吉州生态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基于2005~2020年4期土地利用遥感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标准差椭圆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昌吉州平原区近15 a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耕地和草地是研究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40.27%~52.03%和32.77%~37.0%;2005~2020年研究区耕地和建设用地呈增加趋势,林地、草地、水
摘要:为探究具有更高可信度的长江流域未来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基于1961~2020年中国格点化逐日气象观测数据,采用2022年最新发布的NASA高分辨率降尺度数据集(N-CMIP6)中的35个气候模式对长江流域气温和降水模拟能力进行了评估,进而预估了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情景下(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长江流域在21世纪近期(2021
摘要:针对渭河流域月径流序列的非平稳性日益加剧而难以对其进行精准预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变分模态分解(OVMD)、随机配置网络(SCN)和递归多步预测策略的月径流序列多步预测模型。首先,利用OVMD将径流数据投影到不同频率的子序列中;然后通过SCN对每个分解部分进行预测,叠加得到单步预测结果;最后通过递归多步预测方法对未来较长时间的径流数据进行预测,得到多步预测结果。选取渭河流域华县水文站和
摘要: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造成的河流水文情势改变会带来水生态系统的变化。由于不同区域的河流水文情势改变各不相同,在区域生态流量的管理中需考虑不同区域河流水文情势变化特征,评估水文情势改变对当地水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而实施具有区域针对性的生态流量管理措施。以汉江下游干流-汉北河-天门河-府澴河区域(“一江三河”地区)为研究区,选取汉江下游干流皇庄、沙洋、仙桃站,“三河”地区隔蒲潭、
摘要:针对缺资料地区小型水库预警难题,构建了考虑不同小水库运行方式的纳雨能力计算模型,并提出适用于缺资料地区的模型参数方案,开发考虑未来降雨的纳雨能力迭代试算方法。以2023年8月21日为起始时刻,计算湖南省缺资料地区32座试点小型水库的纳雨能力,并以和平水库为例开展纳雨能力滚动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试点小型水库防洪风险与降雨分布合理相关,能够直观展现降雨主落区内的高风险水库分布,实现了库水位
摘要:气候变化会对流域径流和梯级电站发电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历史和未来气候情景数据,综合利用WACM水文模型和梯级水电站发电模型,对澜沧江下游5个梯级水电站的出入库流量变化和发电能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① 澜沧江流域未来气温会有一定程度上升,但GFDL-CM3、GISS-E2-R-CC和IPSL-CM5A-MR 3种气候模式下的降水变化趋势不一致,分别为增加8%~24%、减少15%~45%和变幅
摘要:科学预测河北省未来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对于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系统动力学(SD)法和生态足迹模型构建河北省水资源利用SD模型,设计现状延续型情景ES1、经济发展型情景ES2、节约用水型情景ES3和协调发展型情景ES4等4类不同发展情景,对现状(2006~2021年)和未来(2022~2050年)水资源生态足迹进行评价与预测。结果表明:① 对于现状年份,人均水资源生
摘要:台风暴雨型泥石流具有很高的突发性、群发性和破坏性,对这种特殊类型泥石流启动机理的研究尤为重要。以“利奇马”台风引发的安徽宁国抽水蓄能电站库区泥石流灾害为典型案例,在现场勘探、调查、测试的基础上,查明了泥石流沟谷特征、形成条件及物源分布;采用人工降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监测降雨过程中土体孔隙水压力、体积含水率、土压力和侵蚀特征等指标变化,研究了台风暴雨型泥石流的启动机理。结果表明:① 台风暴雨型
摘要:城市地面塌陷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甄别地面塌陷影响因素、筛查风险区域、减少潜在损失,建立了地面塌陷风险评价方法。以衡阳市为例,收集整理了排水管网基础数据,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预测管网破损尺寸,并通过逻辑回归算法预测管网管周地面塌陷风险发生率。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训练集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平均方差为0.026,逻辑回归模型预测的地面塌陷风险与管道破损位置高度相关;衡阳市城西排水分区及酃湖排
摘要:在中国“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持续推进地下洞室群等大型工程施工快速向低碳、绿色方向转型是当前面临的焦点问题。为了保证地下洞室群施工资源合理配置,实现绿色低碳施工,提出了一种衡量施工期碳排放均匀程度的指标“碳熵”,结合“资源熵”作为资源均衡的度量,建立了考虑碳排放和资源配套施工的资源均衡优化模型,并设计了一种内点算法进行求解;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考虑施工进度延误条件下的资源动态优化流程,以确保发生风
摘要:混凝土坝施工进度常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模拟,一般以大坝三维模型作为可视化表达载体,设计和施工仿真阶段模型颗粒度要求不同,模型数据和仿真结果交互不便,施工进度仿真可视化交互性不强。为实现不同阶段混凝土坝模型快速建模、模型属性和仿真数据关联应用、进度仿真可视化展示的高度集成和交互,提出了一种基于3DE的混凝土坝施工进度仿真动态可视化方法,并研发了混凝土坝模型快速分割、属性批量计算提取与数据交互
摘要:在工程建设中获取的现场钻孔数据有限,利用钻孔数据解释地下地层不可避免地存在不确定性,进而影响桩基础等工程设计的可靠性。对此,提出了从有限钻孔数据中量化地层边界不确定性的方法,并研究地层边界不确定性对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影响。首先依据钻孔数据,通过贝叶斯压缩采样-KL展开(BCS-KL)方法重建地层边界,并生成大量随机场数据量化地层边界的统计不确定性;然后依据地层边界数据,对单桩竖向承载力特
摘要:传统的TBM掘进预测模型侧重于使用单一因素预测TBM掘进性能,预测结果往往与实际施工存在较大差异。以新疆某输水隧洞为背景,提出一种可考虑多种因素且符合工程实际的TBM掘进预测模型。以贯入度指数FPI作为TBM围岩可掘性的评价指标,分析了现场实测所得的岩体完整性指数Kv、岩体单轴抗压强度UCS与FPI的相关性。基于相关性分析,以Kv和UCS为模型的输入参数,FPI为因变量,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
摘要:复杂岩溶地层中大口径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管(DRCP)顶进施工过程中的最大顶力值,是顶管施工中最关键的施工控制指标,决定了顶管施工的效率。为了研究复杂岩溶地层大口径DRCP顶进过程中的总顶力变化规律,建立了DRCP顶进过程力平衡模型,并基于贵阳市“汪家大井”水源应急工程的管道工程,开展了岩溶地层中DRCP顶进过程原位试验,对顶管施工过程中的顶管顶力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DRCP顶进
摘要:盾构机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时,易出现刀具磨损严重、刀具消耗量大和掘进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明晰不同岩石特性下镶齿滚刀破岩性能变化规律,提高镶齿滚刀破岩效率和使用寿命,保证水利隧洞工程安全高效施工,基于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学软件,开展了不同岩石特性下扁齿型和球齿型镶齿滚刀破岩仿真模拟。通过多组仿真模拟,探究了不同岩石特性下两种镶齿滚刀和贯入度的最优组合,并通过室内破岩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研
摘要:水库水源的低温水冷却系统是解决数据中心能耗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但产生的温排水对环境的影响亦不容忽视。以武当云谷大数据中心为例,基于MIKE21 FM软件建立了丹江口水库坝下至黄家港水文站的平面二维数值模型,研究了数据中心温排水退水口设在不同位置对温排水扩散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排水退水口位置处水深和流速的增大,温排水的最大温升和相应的温度混合区范围也逐渐减小,当水深超过2 m时,局部最
摘要:长江支流口门多建有节制闸,利用涨落潮过程自行引排水,而引排水流态的复杂性使得引排流量过程难以精准确定。以太湖流域杨林塘口门为例,通过分析引排水调度方式及流态特征,发现涨潮时开启中孔闸门引水,内河侧流态复杂且附近水位差别大,而落潮时开启全部闸门排水,外江侧流态复杂且附近水位有所差别。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补偿水头差的沿江口门引排流量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设置系列补偿水头差修正堰流公式中的水位,统计
摘要:斜切挑坎多被用于泄水建筑物轴线与天然河道互成夹角的工程。然而,当下游河道过于狭窄时,斜切挑坎无法满足水流归槽及消能防冲的要求。为此,在斜切挑坎的基础上提出折线大斜切挑坎。通过模型试验的方法,测量不同折线大斜切挑坎体型在不同来流条件下,挑射水流的扩散情况和下游水垫塘内的底板压力分布,以研究折线大斜切挑坎的水力特性。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斜切挑坎,折线大斜切挑坎既可以实现对挑流水舌水量和入水范围的
摘要:针对非均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构建边坡离散运动学破坏机构以考虑土体内摩擦角非均质性的影响,结合强度折减法推导出了孔隙水压力作用下抗滑桩加固边坡安全系数的表达式。采用序列二次规划优化算法结合二分法进行优化求解并与已有文献成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并将新方法应用于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孔隙水压力的增加会导致内摩擦角非均质性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减小,同时使非均质边坡安全系数下
摘要:大断面衬砌管片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泄洪隧洞、输水隧洞等领域,而管片施工误差与运营堆卸载等不利因素引起的局部缺陷将影响到其承载性能。为此,考虑管片几何缺陷影响,提出了大断面隧道衬砌的非线性承载力求解方法。针对管片弧度不平整、径向错台这两类典型缺陷形式,考虑不同缺陷幅值、局部缺陷模式和缺陷分布等初始条件参数,给出了大断面隧道衬砌极限承载力的设计取值。研究表明:局部几何缺陷对管片承载力有不利
摘要:水电站地下洞室围岩变形数据具有变化不确定、序列样本短等特点,传统的异常识别方法漏识率、误判率较高。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通过神经网络建立更加可靠的异常识别方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而传统的神经网络存在时序关联性不强和计算模型庞杂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时域卷积神经网络(TCN)及标准自适应的地下洞室异常数据识别算法,该算法利用TCN技术,考虑序列的前后关系,建立了更为可靠的序列模型;同时针对地下洞
摘要:数字孪生技术作为近年来的创新技术,通过构建精确的虚拟模型实现了对实际物理世界的高度映射,为解决传统水质安全管理中的难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水质模型是实现数字孪生湖库水质安全精准映射和虚实互动的核心。围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安全管理需求,针对传统模型存在的模拟失真、误差累积、计算速度慢及无法满足突发污染事件实际决策要求等各种技术难题,提出了一种新型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
摘要:为有效提升河湖采砂船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FaceNet的河湖采砂船“船脸”识别算法。首先在FaceNet算法网络的全局平均池化层后引入CA注意力模块,增强算法对于感兴趣区域的自适应关注能力;其次训练时在网络的最后引入线性层构建采砂船个体“船脸”识别器,将分类和识别的方法相结合共同应用于采砂船“船脸”识别;最后在训练时引入交叉熵损失函数,辅助原FaceNet算法中的三元组损失函数
摘要:水利行业对于整合“天-空-地”一体化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需求越来越高,然而传统的遥感影像分析模型往往难以适应日益多样化的行业应用需求。因此,通过集成分布式存储、虚拟化管理、自动化运维和云安全等技术,以PaaS和SaaS方式提供云服务,构建了一个融合先进人工智能技术、面向行业应用的智能化遥感影像数据处理云平台HydrSAI。该平台集成了影像预处理、样本采集与建库、模型构建与优化、高性能矢量切片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一书是由鲁继平与南开大学出版社联合编著出版。该书是2017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课题的成果专著。该书共分为十章,主要的内容包含了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基本思路、目标定位以及重点难点、运行机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主要代表,其应用场域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随着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深入,人工智能与思政课的相互关系已由简单的“相加”发展为深度的“相融”,正以其全数据、多模态、智能化、精准化等独特优势为思政课不断提升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强大动能和技术支撑。研究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的模式路径等理论和实践问题,已成为理论界和思政课教学实践重点聚焦的重大课题。由操菊华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生态理念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思政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责任与义务,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生态道德观念,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将生态理念融入思政教育,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生
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英语在文化交流、商业交流、科技合作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仅有语言知识远远不够,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效地进行交流,是英语学习者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英语语用教学逐渐成为语言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方面。英语语用学关注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即人在特定语境中如何使用语言来进行交流和实现交际目的。而跨文化交际则涉及到文化差异对语言理解和交际效果的影响。这意味着,
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其教学目标已不仅仅是传授语言文字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语文知识,但缺乏独立思考、创新探索的能力,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成为了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许多教育工作者开始探索
随着全球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公众生活娱乐的重要信息源,并逐渐从青年群体向中老年群体过渡。老龄化的到来使信息研究开始倾向于关注中老年群体,但中老年群体的特殊性使其信息需求有别于其他年龄群体,健康信息成为了他们最为关注的信息。在每年的流感暴发期,老年群体既是易感群体也是传染后发病易加重群体,因此,老年人对病毒的防护显得尤为重要。他们通过网络搜寻与疫情相关的健康信息,以便了解疾病、采取预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的财务会计管理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医疗机构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单位,其财务管理不仅关系到医疗服务的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还直接影响着医疗机构的发展和运营。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基层医疗机构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新医改要求医疗机构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务透明度,规范财务会计核算,加强财务监管。这对基层医疗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加强内部控制,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