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国当代作曲家音乐创作评论文集》中关于我国当代作曲家音乐作品的研究成果,反映出新时期作曲家们在探索新的创作意识上的新维度,不仅实现了音乐理论研究中所偏重的实验性、实践性,也在这些作品写法中找到了契合中国音乐风情、风貌、情怀等方面的接口。胡净波在著作中所主张的音乐文化间的借鉴、渗透、融合,以及如何进一步细化、引用传统与外来技术建设好自己的精神家园等理论观点,将是本文评述的重点。 [关
[中图分类号] J6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4)07-0005-03 近期我在滨城大连观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给我带来了格外的欣喜,使我对这个被誉为“浪漫之都”的滨海城市有了新的认识和感触。这场音乐会题为“中国体彩奋进三十载·携手共前行——大型交响组曲《山海交响》音乐会”,首演了著名作曲家、大连爱乐交响乐团团长、常任指挥郑冰的新作——大型交响组
[摘 要] 中国歌剧历史源远流长,女性艺术家的参与和歌剧自身的发展让世人对女性角色产生了较为密切的关注。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歌剧产生了许多丰富形象的女性角色,同时涌现了大批为歌剧艺术发展默默付出的女性艺术家。中国歌剧女性角色的美学特征越来越突出,让世人对其有了新的认知和了解。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传统审美视域下中国歌剧女性角色的美学特征,以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 传统审美;中国歌剧;女性
[摘 要] 在调性瓦解之后,音列技术成为受西方作曲家们喜爱的音高组织手法之一。20世纪80年代,音列技术进入中国后,同样受到了中国作曲家们的喜爱。作为中西方作曲家共同使用的创作技法,音列技术在历史背景、设计方式、运用方式上均体现出了独特之处。本文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探究中西方音列产生与发展的土壤,进而进行音列设计方式与运用方式上的中西方比较研究。 [关键词] 音列;中外比较;运用方式 [中
[摘 要] 我国传统乐教是现代音乐教育在古代的一种特定形态,其基本内涵是礼乐教化或思想教化。二十多年来我国的乐教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为音乐课程标准寻找理论依据,二是开发传统乐教的德育功能,三是考证乐教内涵与历史渊源。但部分研究成果存在不同程度的内涵不清、研究对象过于集中等缺陷,故需更多学者参与探究更深层次的议题,以推进乐教理论研究的纵深发展。 [关键词] 乐教;传统乐教理论;礼乐 [中图
[摘 要] “复调音乐分析基础”是W学院钢琴表演专业学生的音乐基础理论课程,课程内容以复调音乐发展史与理论的介绍、复调技法的讲解、复调键盘音作品的分析为重点。该课程在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谱例选择乃至整个教学过程都与学生的专业方向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作曲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复调键盘作品,使理论知识与表演实践实现有机结合。 [关键词] 复调音乐分析基础;钢琴表演;复调技法 [中
[摘 要] 本文以哈萨克族风格的花腔艺术歌曲《牧笛》为例,着重对歌曲的音乐特征和演唱技巧进行探索。该歌曲的音乐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即新疆音乐素材的运用、器乐化思维的展现、润腔式的旋律表现、注重调式功能音的运用和多样化的旋律发展手法。在对此曲演唱技巧的分析上,主要从气息、跳音、波音、倚音四个方面进行说明和论述。 [关键词] 哈萨克族风格;花腔艺术歌曲;《牧笛》;音乐特征;演唱技巧 [中图
[摘 要] 中国传统音乐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与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来传承和发展。本文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进行思考,基于学科体系构想、教学理论与人才培养途径,以及借鉴外国音乐文化发展历程,强调在民族音乐教育中应注重基础理论、技能训练和文化修养的融合。 [关键词] 中国传统音乐;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J6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 现阶段,在地方高校的音乐教育教学中,民族器乐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以“民族弹拨乐之王”著称的琵琶,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琵琶基础教学面向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是器乐选修的重要课程。该课程的设置,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丰富学生的艺术实践,从而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将围绕地方高校琵琶基础教学现状及改革展开论述,提出相应的可行
[摘 要] 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化发展,民族器乐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作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前沿阵地,高校承担着培养民族器乐人才的重要职责。音乐素养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要素,对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创作能力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以二胡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音乐素养培养导向下开展高校民族器乐教学,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音乐素养;民族器乐;二胡
[摘 要]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新形势下,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将德育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学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渗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使之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在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教师必须充分认识音乐教育对学生德育的重要性,认真思考如何在大学音乐教育中进行德育渗
[摘 要] 在“一生一艺”培养计划的背景下,《声乐艺术》课程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声乐教学方式和理念,将越来越缺乏创造性和趣味性。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构建《声乐艺术》课程,结合奥尔夫教育理念开展《声乐艺术》课程建设,在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声乐技能和艺术素养。本文将提出一系列策略,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声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一生一艺”;声乐课程建设;教
[摘 要] 本文首先论述创新型人才的内涵与特征,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框架。接着,对电子管风琴专业教学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之间的联系进行说明,强调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然后,对当前电子管风琴专业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剖析。最后,提出深化课程改革、丰富教学方式、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强化实践教学的策略,及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提高教师能力、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强化学科交叉融合的保障对策。 [
[摘 要] 作为先秦的教育典籍,《学记》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资源,是宝贵的教育思想财富,其中体现出的核心教学思想范式仍具有现代性。《学记》中所论述的教学思想范式核心体现在“豫时孙摩”四字中,而由此构建的教学体系价值值得研究。本文首先对《学记》的教学思想范式核心要素进行阐析,其次剖析了《学记》与钢琴教学融合的必要性,最后针对具体融合方向提出了详细参考,以促进教学方式的优化。 [关键词] 《学记》;
[摘 要] 指法即音乐中演奏某种弦乐器时手指运用的方法。本文以单簧管为例,对单簧管常见指法作了介绍,继而探讨了单簧管演奏中的常见指法问题,包括手指过分用力、第四指力量薄弱、颤音时单个手指不易放松、未及时转动手腕等,并围绕指法训练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单簧管教学;指法训练;指法分类 [中图分类号] J62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4)07-0
[摘 要] 《弹歌》是我国最古老的原始歌谣,它记载于东汉赵晔所著的《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中[1],其歌词内容为:“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它不仅是中国音乐史的研究对象,而且也一直作为原始歌谣在中国文学史中被反复讲授与传播。关于它所描述的内容,历代文人学者说法不一。当代音乐学界对其内容大致有三种观点:一是狩猎歌,二是歌唱伴奏时的歌舞场面,三是孝歌。查阅相关古籍资料,通过对《弹歌》的出处、形式、
[摘 要] 唐代文学家元结在《元次山集·订司乐氏》一文中提出了“水乐”说,认为“水乐”是“全声”,崇尚大自然之声,追求自然之音,对道家音乐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受到一大批音乐文人的认可与推崇,并创作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时至今日,“水乐”说仍在影响着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变化发展,由“水乐”说等道家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延伸而来的生态音乐学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新领域。 [关键词] 元
[摘 要] 我国传统音乐作为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面临着新的传播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探讨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谱系、传播价值、传播方式,以及传播下的机遇与挑战,旨在深入理解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在传播谱系方面,本文分析了内生型传播系统、外生型传播系统和宗教型传播系统,揭示了传统音乐传承的多元性;在传播价值方面,本文分析了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突显了传统音乐在专业教育、演出和社
[摘 要] 赵元任《和平进行曲》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原创钢琴作品的诞生,近百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作曲家开始掌握钢琴音乐的创作技法,继而陆续创作出大量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著名音乐教育家李未明通过借鉴民间花鼓艺术和福建民谣创作出了钢琴作品《花鼓春吟》,展现了民间花鼓与福建本土的音乐特色。本文通过对花鼓起源及《花鼓春吟》的分析,进一步展现福建本土原创音乐作品的多样性和艺术性,以帮助演奏者更好地理解
[摘 要] 常德高腔大戏《帅孟奇》创作于2017年——帅孟奇诞辰120周年,这部剧由汉寿县文体广电局、汉寿县汉剧团(现为汉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基于帅孟奇的真人事迹创作。艺术家们通过精湛的表演、亲切易懂的常德方言及民歌、曲艺和戏曲相结合的音乐形式,生动形象地为观众展示了帅孟奇——这位伟大的巾帼英雄不平凡的一生。《帅孟奇》的成功验证了地方传统戏剧创新的可能性,一定程度上也为其他传统音乐种类特别
[摘 要] 竹笛独奏曲《走进快活岭》是山东派作曲家、竹笛演奏家曲祥的代表作之一,被称为“山东派的巅峰之作”。本文将探究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剖析其音乐本体,并结合演奏家们在演奏技法上的处理及笔者自身演奏的心得体会,阐述这首作品的演奏艺术表现,以求给竹笛爱好者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参考,达到更好地欣赏、学习和演奏的目标。 [关键词] 竹笛;曲祥;走进快活岭;演奏分析 [中图分类号] J607 [文献
[摘 要] 钢琴改编曲在浪漫主义时期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它的艺术融合性突破传统钢琴小品的界定。音乐与文学,以及与其他艺术的融合和创新都在钢琴改编曲中得到更好地展现。李斯特在钢琴改编曲中的贡献,不仅是为后世留下了丰硕的艺术作品,更是使钢琴这一键盘乐器有了更丰富多变的音响变化,赋予其极强的交响性。舒伯特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李斯特对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进行再创作,
[摘 要] 勃拉姆斯被誉为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之一。尽管生活在浪漫主义时期,但他仍推崇贝多芬等古典主义大师的传统,通过缜密的思考,运用浪漫的语言来表现音乐,崇尚具有理性且架构规则的音乐,追求明晰与平衡。《b小调狂想曲》和《g小调狂想曲》是勃拉姆斯晚年创作的作品,是他积攒多年精华集成的大作。本文将研究和分析这两首狂想曲丰富且矛盾的情感及所展现的音乐内容,发掘作品的音乐内涵,对两首曲子的共同之处
[摘 要] 米哈依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是俄罗斯作曲家,其钢琴变奏曲《夜莺》在1833年根据声乐作品《夜莺》的旋律改编而成。本文介绍了格林卡及其钢琴改编曲《夜莺》,分析了该曲目的曲式和声,并结合笔者的亲身实践对曲目的演奏难点进行重点分析,分别诠释了该曲目不同音型的触键方式、不同琶音和弦的演奏方式,为后续的钢琴演奏形式奠定基础。 [关键词] 格林卡;《夜莺》;触键;琶音和弦 [中图分类号] J6
[摘 要]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是苏联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少年时期便在钢琴音乐创作上展现出极高的天分,一生勤奋,笔耕不辍,创作出众多久负盛名的钢琴音乐作品。普罗科菲耶夫称其作品是四条基准线合作的结果,这一创作哲思也在其钢琴音乐作品中有所体现。本文简要论述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音乐创作历程,重点从古典与创新的结合、亢奋的动力与粗犷的旋律、强烈的抒情性和谐谑性等四个方面阐述普罗科菲耶夫钢琴音乐的鲜明风格。
[摘 要] 阿根廷探戈音乐在20世纪80年代和2001年经济危机的冲击后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困境,但在艺术家和政府文化经济政策共同扶持的复兴运动中重新焕发了光彩,并作为国家文化品牌代表之一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从音乐创作、音乐传播、音乐接受三个环节着手,对复兴过程中的路径方向进行研究,归纳路径选择中所利用的手段及现象特点,探讨音乐如何作为一种文化手段在危机中被利用,以及该模式被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借鉴
[摘 要] 19世纪初,浪漫主义早期作曲家舒伯特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艺术歌曲,《魔王》以其独特的音乐结构、戏剧性的发展及丰富的人物形象成为舒伯特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艺术歌曲。本文将对该作品的音乐结构及歌曲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舒伯特;魔王;艺术歌曲;音乐要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 J65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4)07-0083-
[摘 要] 就悬疑类影视作品来说,最基本的是剧情引人入胜。《调音师》做到了。编剧在剧情上下足了功夫,开放式的结局、前半段良好的铺垫、后半段突如其来的高潮,首尾呼应、悬念层层叠起,从一开始就把观众们的心带动了起来,让观众们的心跟着剧情走。本文详细分析这部作品的悬念处理技巧。 [关键词] 微电影;《调音师》;悬念;技巧 [中图分类号] J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
[摘 要] 《沂蒙山》是一部具有浓厚地域性特征、鲜明红色主题的民族歌剧。该歌剧由栾凯谱曲,王晓岭、李文绪任编剧,著名歌唱家王传亮与王丽达担任主演,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军民忠心报国、舍生取义的感人故事。该歌剧是一部弘扬红色沂蒙精神的优秀作品,被誉为“当代文化艺术的培根铸魂之作”“民族歌剧创作的新追求”。本文以剧中男主角“林生”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其人物形象及主要唱段《爱永在》。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为后
[摘 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把握一种适度感使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加愉悦,正如古人云:张弛之道,大道至简,道法自然。归根结底不过两个字:适度。笔者以此为切入点,思考在声乐演唱中如何把握对作品表达的适度感,尤其是对艺术歌曲在演唱中的表达,因为艺术歌曲是中国优秀的诗词文化与音乐文化结合而成的艺术结晶,更需要歌者准确把握演唱表达中的适度感,完美演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本文以苏轼作品《念奴娇·赤壁怀
[摘 要] 歌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体裁,在20世纪初由西方传入中国,进入中国后经过不断的探索,在民族民间音乐及戏剧的基础上开始逐渐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歌剧《长征》是为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弘扬长征精神所创作的一部民族歌剧,《三月桃花心中开》是中国民族歌剧《长征》的经典唱段之一。本文通过对《三月桃花心中开》这部作品的分析,感受中国歌剧特有的价值,从而对中国红色革命文化及长征精神
[摘 要] 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因其特有的音色表现而获得广泛关注。不同的演奏技巧对音色表现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区别,因此,要想让钢琴的音色呈现其特有的韵味,演奏者必须在演奏中运用相应的技巧,这样才能弹奏出令人动容的绝妙作品。本文就钢琴演奏中踏板和触键对音色表现的影响展开了深入分析,旨在帮助演奏者提高钢琴演奏水平,增强音色表现效果。 [关键词] 钢琴;演奏技巧;音色表现 [中图分类号] J624
[摘 要] 马头琴作为蒙古族音乐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其凭借独特的演奏风格与艺术魅力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与追捧。关于马头琴起源地的讨论,经过专家学者们的不断考究与反复论证,最终证实马头琴真正且唯一的发源地在吉林省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该地区生活着大量的蒙古族人民,在对马头琴的发展与传承工作上经过不断的革新,逐渐成为整个蒙古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具文化价值与美学价值。但是,就目前而言,
[摘 要] 声乐的肢体表现影响歌者自身歌唱技术和表演形象的构建,是展现音乐艺术魅力的直接载体。随着相关医学理论的发展和仪器设备的更新,发声已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由看不见转变为看得见。同时,相关的人体动力学与歌唱的交叉研究也说明肢体表现映射发声结果,发声结果可通过肢体表现,同时佐证了肢体训练在声乐教学中的必要性。肢体训练在声乐教学中的使用符合当今研究趋势,可以丰富声乐教学方式,增添声乐教学手段,完善
[摘 要] 弗朗切斯科·保罗·托斯蒂是意大利浪漫主义晚期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同时也被称为“意大利艺术歌曲之王”,其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上有着极为高超的技巧,并且自成一派,独一无二。而《忧伤》这首歌作为托斯蒂创作的300多首艺术歌曲中的一首,风格极具代表性,且情感上比其他作品更为丰富,以致近年来深受国内外演唱者及音乐爱好者青睐。本文通过对托斯蒂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的作品谱例的分析,结合笔者自身的演唱体会,
[摘 要] 本文聚焦于声乐表演中音乐分析与二度创作的融合与创新,以古诗词艺术歌曲《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为例进行分析。文章首先探讨了音乐分析与二度创作在声乐表演领域中的理论背景和实践意义,随后通过对《江城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其在传统声乐表演中的独特价值。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展示了在保持原作精神的基础上,如何有效地进行二度创作,以及这种创作如何丰富和拓展了传统声乐表演的
[摘 要] 琵琶协奏曲《云想·花想》曲调缠绵悠扬,在诗词与琵琶、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迸发出别样的火花,此曲不仅体现出琵琶艺术的传统韵味,展现出高超娴熟的琵琶弹奏技巧,也体现出作曲家对诗词的深刻理解与个性化解读。文章从作品的音乐分析入手,简要论述此琵琶协奏曲的曲式结构与音响特征,重点从技法运用、情感表达、琵琶与钢琴声部的配合三大方面,阐述琵琶协奏曲《云想·花想》的演奏表现方式,旨在为琵琶艺术的实践提供
[摘 要] 《如梦令》是根据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同名词作为基础进行声乐创作的作品,其中以作曲家王超所创作的版本传唱度较高。本文将根据《如梦令》的内容创作、音乐特点、演唱方式来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大家对古诗词声乐作品《如梦令》的了解程度,并为演绎者提供更多可供参考的演唱技巧,让大众更多地了解、关注到古诗词声乐作品。 [关键词] 如梦令;演唱方式;音乐特征;古诗词;作品赏析 [中图分类号] J604.6
[摘 要] 音乐表演艺术作为一种二度创作的艺术活动,不仅要把作词作曲家创作的谱面信息表现完整,继承艺术家前辈们留下来的艺术精华,还应在乐曲的处理与演奏上表现出独特的个人艺术处理,在风格上做到古往历史与当今时代的融汇,将个人丰富的情感与体会汇入其中,让作品展现出新的生机,使音乐实践实现更高的艺术价值。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长河中最闪耀的一个明星。本文以古诗词歌曲《阳关三叠》为
[摘 要] 音色与音质是琵琶演奏中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对于琵琶演奏而言,音色与音质同等重要,掌握了音色与音质的有效控制方法便能够初步达到较为理想的琵琶演奏效果。文章从琵琶演奏中音色与音质的概念入手,简要分析音色与音质对于琵琶演奏的重要性,重点从多个方面阐述琵琶演奏中音色和音质的控制方法,旨在为琵琶演奏艺术实践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琵琶演奏;音色音质;控制方法;演奏效果 [中图分类号] J6
[摘 要] 流行歌手许嵩在其职业生涯中演唱了很多首“古风歌曲”,展现出了他在“古风音乐”方面的创作与演唱喜好,同时也体现出他个人在依据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古风音乐创作方面的探索情况。本文以“天龙八部”游戏版系列音乐中的歌曲《曼陀山庄》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深厚的歌词内涵、悠远的音乐意境、轻盈的演唱风格、浓郁的文学意蕴等进行分析。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与浓厚文学内涵为基础的流行音乐创作与演唱
[摘 要] 本文以中国古典风格艺术歌曲《花开几何》为例,在综述此曲创作背景的基础上,着重从音乐分析与演唱诠释两个方面予以深入的探究。在对该曲的音乐分析上,主要从结构、旋律、调式、节奏、伴奏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其中,级进、模进、重复的旋律发展手法、同宫系统调与雅乐音阶、前紧后松与变化-稳定节奏组合以及主调和声织体的运用构成了此曲的整体音乐风格特征;在演唱技术的运用上,则从气息、咬字与吐字技术、语言、
[摘 要] 流行音乐具有强烈的旋律线和明显的节奏,容易让人跟着哼唱,旨在吸引尽可能多的听众。同时流行音乐倾向于反映或影响当代社会文化趋势,与时尚、流行文化紧密相连,备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开放,涌现出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行音乐形式。本文通过分析流行音乐的发展,讨论流行音乐演唱的艺术特征,最后探究流行音乐演唱的时代价值,以便为流行音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流行
柯尊静 词 季建中 曲 刘聪 配 伴奏 [作者简介] 季建中(1949— ),男,中共沈阳市委副市级退体干部,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文艺宣传队作曲兼指挥。 刘 聪,男,作曲家,沈阳音乐学院教授。 柯尊静,男,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文艺宜传队创作员。
[摘 要] 藏族主要生活在我国西北高原地区,比如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等地区,藏族人民个性坚毅,勤劳朴实,擅长于通过动人的歌舞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藏族歌舞是藏族传统文化当中的瑰宝,其风格独特,表现形式丰富,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情。从乡村到城市,凡是藏族人民生活的地区,都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藏族歌舞形式。藏族红色舞蹈音乐起源于我国革命战争期间,在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过程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深得广
[摘 要] 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理论是马克思社会空间批判、结构主义符号学、空间转向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批判了传统二元对立辩证法的空间观,倡导将物理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三个领域融合,构建空间三元辩证法。“武陵民族走廊”的非遗舞蹈的研究,在列斐伏尔的三元空间理论框架下,从空间实践、空间表述以及表述空间的三个维度中进行解读,无论是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还是非遗舞蹈本体研究,都以“身体”为尺度,
[摘 要] 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舞蹈艺术带来新的表现形式,与其他各种媒介的交互融合使身体逐渐打破传统的动作形态,沉浸式的舞台、数字化的创作手段为当代艺术创造出新的形式。在民族文化自觉的时代,交互模式为古代乐舞的复现与创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本文探讨交互模式下身体在汉画舞蹈复现中不断变化发展的艺术实践,探索身体表达的诸多可能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新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 交互模式;汉画舞蹈;复现;身
[摘 要] 舞蹈是抒情的载体,如何利用舞蹈艺术语言完成抒情任务,加强情感共鸣,是表演者需探究的问题。文章通过对舞蹈的自我表达性和情感表达性进行探析,发现舞者需根据个人对作品的解读进行自我表达,这种自我表达与个人舞蹈水平、二度创作方式以及新时代审美水平有关,同时需要借助音乐、动作、表情以及舞台美术元素。 [关键词] 舞蹈;自我表达;情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 J705 [文献标识码] A [
[摘 要] 古典芭蕾艺术,历经五百年沉淀,源远流长。古典芭蕾基础训练的目标是培养舞者必要的基本技能,其中包括发展身体柔韧性、确保正确的姿势,以及协调各种身体动作。在古典芭蕾的基础技能培训中,钢琴伴奏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古典芭蕾课程的训练产生深远的影响。钢琴伴奏随着舞者的舞蹈动作,或轻盈优雅,或刚劲有力,这一特性被认为是古典芭蕾艺术的核心。通过精确理解芭蕾艺术的基本调性,将钢琴作品无缝融入古典芭
[摘 要] 手狮舞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历史起源众说纷纭。从横向的文化互动角度来看,手狮舞是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融合下的产物,同时各类文化也影响了手狮舞形成之际的场景功能。从纵向的历史传承角度分析,手狮舞的传统功能为适应时代变化而产生了功能变迁,这也是文化转型下的必经之路。本文以文化“涵化”与“濡化”理论为视域,对手狮舞的多种起源进行梳理考察,同时分析其功能变迁,探索手狮舞在传承与发展中的文化内涵。
[摘 要] 本文通过“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之父”萧友梅“中体西用”音乐教学理念、以“救亡图存”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实践以及国立音专实践,体现了以“中体西用”为原则的音乐教学体系,阐述了以“普及”为导向的美育教育转型,对近现代音乐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音乐教育;中体西用;美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 J6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 “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文化交流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化和人文交流,促进沿线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有助于加深不同国家文化的沟通,促进跨文化的交流。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当代音乐与传统文化的创新融合可以作为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有助于增进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理解与交流,促进文化沟通。中国拥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但在现代社会中,传
[摘 要] 红色歌曲是传播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及爱国精神的一种艺术文化形式。音乐类大学生作为红色歌曲的有力传播者,应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艺术文化事业发展。通过对红色歌曲受众审美接受的调查,证明红色歌曲能引发受众的爱国情怀、提升政治意识、增强民族的集体认同感。近年来,红色歌曲以多种演唱形式不断涌现,从庄重严肃的进行曲风格到脍炙人口的流行曲风格,大学生对红色歌曲的传唱度也随
[摘 要] 本文主要对李清照其词作风格的形成以及作品中所包含的音乐织体进行论述,将婉约派与豪放派的风格比较作为其适配音乐的突破点,从而体现出李清照词作的柔美感以及音乐性。同时对现代作曲家将其词作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的这种音乐创作现象进行分析与解读,并通过对李清照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更深一步地探究李清照词作中所包含的音乐美感因素。 [关键词] 曲子词 李清照 词与音乐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钢琴自欧洲传入我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上层社会中流传。但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物质水平都随之不断提高,钢琴音乐也得到了更为广泛地流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钢琴、欣赏钢琴文化。中国钢琴音乐家也以本土文化为基石、以听众审美喜好为基础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钢琴作品,让中国现代钢琴音乐的特征越发明显与清晰。本文将根据中国现代钢琴音乐的审美特征、创作方向等来多方面阐述中国现代钢
[摘 要] 海洋音乐以“海洋”为明确创作题材与主题,是海洋文化中最具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组成部分。在国家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背景下,传播与发展海洋文化,提升国民海洋意识,增强文化软实力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海洋音乐在和谐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积极推动“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战略目标中,充分发挥其审美体验功能、人文教育功能、文化培养功能、激励引导等社会功能,彰显其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时代
[摘 要]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音乐制作已成为音乐创作的重要手段。音源作为电脑音乐制作的核心要素,其音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无限的可能性。本文先对电脑音乐的基本情况及音源音色的分类进行概述,再分析其在音乐制作中的优势,如丰富性、高保真性和可塑性等,并通过具体案例详细探讨了音源音色在音乐制作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电脑音乐制作,音源音色,优势 [中图分类号] J639 [文献标识
[摘 要] 具身认知理论属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新兴领域,强调“身体”对认知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注重大脑、身体和环境的结合。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沉淀,其传承与发展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今的传统音乐文化教学往往忽视了身体与学习之间的联系。本文以具身认知理论为基础,通过身体力行参与教学活动实践的形式,试图将其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相融合,对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可以通过创
[摘 要] 流行音乐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形态、内容和功能始终与时代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以大众喜闻乐见的表现方式活跃在社会文化之中。当下,“00后”大学生已成为传播流行音乐的主力军和消费流行音乐的主要群体,一方面,大学生群体对流行音乐的审美与接受问题成了当下社会研究、美育研究和音乐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话题;另一方面,流行音乐承载的价值功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并进一步引导和
[摘 要]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彰显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同时更与国家的繁荣富强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职业本科的音乐系或音乐学院作为培养应用型、技术型音乐人才的“摇篮”,在给学生传授音乐技艺的同时更肩负着传递、传播、传承和创造文化自信的神圣使命。作为职业本科院校的音乐教师,如何更好地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将培养文化自信注入课堂教学中去,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广大职教工作者们的使命与担当。基于此,本文
[摘 要] 新媒体时代下,数字化技术对文化艺术传播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以岭南地区古琴音乐文化为例,探讨数字化技术如何促进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创新发展。首先,从信息传播的变革、社交媒体与文化传播的改变分析了新媒体的特点与影响。接着,关注了岭南古琴音乐在数字化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并通过分析代表性艺术家的实践案例,探讨了艺术家如何利用数字工具和社交媒体平台推广古琴音乐。最后,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利用数字技术
[摘 要] 当前高校正处于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对音乐类专业型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的分阶段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需求。音乐类专业型人才本硕贯通培养模式的探究与思考,对于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培养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优秀人才、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对于本硕贯通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对其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工科相关专业的模式探究,对文科类乃至音乐类探究较少。本文
[摘 要] 从注重音乐形态的分析到关注音乐行为的研究,再到深入文化构成的阐释,最终通过对“文化中的音乐”的研究以获得对“人”与族群社会的研究路径与可能性方向,是近年来我国传统音乐研究的目光转向和范式转换。本文拟从传统音乐研究的理论认知、实践范式和成果具现三个层面阐述传统音乐研究中音乐、人与文化之间的整体性关系。 [关键词] 传统音乐研究;音乐;人;文化 [中图分类号] J607 [文献标
[摘 要] 音乐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和社会文化活动,是人类情感与思维的载体,饱含人类无穷的智慧与丰富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以“音响”或其他形式来定义音乐的存在方式,却忽视了音乐与身体的关系。人是创造音乐的主体,音乐与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本文从音乐的身体属性出发,探究音乐与身体间的诸多联系,寻找音乐存在的另一种“特殊”形式。 [关键词] 音乐;身体;存在方式 [中图分类号] J63
《当代音乐》(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吉林省音乐家协会、吉林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当代音乐》编辑部出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2233。国内统一刊号:CN22-1414/J。 1.论文三版(5500字)起发,字数按摘要、正文、注释以及谱例、表格或图片面积计核;声乐、器乐作品稿件均要求线谱,简谱不收。 2.本刊要求来稿的重复率(相似率)不得超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