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凉山山系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地森林内共存着多样性极为丰富的雉类物种,为了了解这些雉类的占域率、种间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因子,于2021年5月至2023年6月,在该保护区内布设了131台红外相机,累计工作37 496相机日,对3种典型森林雉类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独立有效拍摄n=593)、血雉(Ithaginis cruentus,n=227)、白鹇(Lophu
摘要:为探明地理隔离(岛屿)与人类活动(土地利用)对土壤微生物分布格局及其演变的关键驱动因素,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为研究区,包括大陆海岸带(北海大陆)、涠洲岛和斜阳岛,分析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生物量、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索北部湾区大陆海岸及岛屿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学格局,解析地理隔离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微生物空间分异明显,涠洲岛和斜阳岛土壤微
摘要:杜鹃花(Rhododendron)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因其重要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而备受关注。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CNKI数据库,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二十年国内外杜鹃花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杜鹃花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1)近二十年关于杜鹃花的研究型论文以英文为主,且英文文献数量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而中文论文在前十年快速增加,近十年呈波
摘要:梯度下降算法是一类求解无约束优化问题的重要方法,其研究中光滑性的假设具有重要作用。Bregman梯度下降算法是对梯度下降算法的一种推广,本质上可以看作将经典的光滑性削弱成相对光滑性时自然产生的。文章研究了Bregman梯度下降算法求解相对强quasar-凸和相对光滑问题的线性收敛性,证明了当目标函数为相对强quasar-凸且相对光滑时,Bregman梯度下降算法产生的函数值序列具有线性收敛速
摘要:文章主要研究求解欧氏空间中逆拟变分不等式问题的一种时滞神经网络。首先,在余强制和Lipschitz连续性的条件下,利用不动点原理得到逆拟变分不等式问题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进一步考虑求解逆拟变分不等式问题的一种时滞神经网络,并且在强单调和Lipschitz连续性的条件下证明该时滞神经网络的全局指数稳定性。 关键词:余强制;Lipschitz连续性;强单调;逆拟变分不等式;时滞神经网络;全局指
摘要:中国西北地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信息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影响,因此,及时掌握目前公开发布的几种较高分辨率土地覆被产品的空间一致性极其重要。采用FROM-GLC、ESA和ESRI 3种10 m全球土地覆被产品,通过面积比较、逐像元空间叠加和基于样本点的绝对精度评价等方法,分析了这3种产品在林草灌专题要素准确性和空间格局上的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FROM-GLC的总体精度最高,
摘要:用面积-高程积分(HI)定量分析流域断面面积与海拔之间的关系,可作为划分流域地貌形态与发育阶段的标准。在ASTER GDEM数据的基础上,运用ArcGIS及相关软件进行提取,利用起伏比法计算四川省HI值来探讨四川省的流域地貌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四川省HI值介于0.11~0.76,均值为0.43,整体处于地貌发育的壮年期,是地形地貌、构造、岩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HI值空间分布明显呈西高
摘要:利用凉山州近10年4—10月的降水资料、常规地面观测、高空观测、ERA5再分析资料和FY-2G卫星TBB资料,对四川省凉山州西南低涡型区域性暖区暴雨进行统计分析和天气学分析。结果表明:(1)凉山州西南低涡型暖区暴雨的发生频率在年际变化上呈波动趋势,2016年和2022年发生频率最高,2017年最低;暴雨主要发生在夏季(6—8月),其中7月发生的频率最高;暴雨具有短时强降水特征,强降水常出现在
摘要: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极端降水事件频率增加,极端降水引发洪涝灾害、滑坡及泥石流等次生自然灾害。研究极端降水时空演变模式,对提高适应气候变化极为重要。以福建省为研究区,选取历史时期(1960—2020年)和未来时期(2020—2100年)为研究期,基于第99百分位数固定阈值法提取极端降水事件,结合非参数的Sen-MK趋势分析法,探究多种排放情景下极端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从极端
摘要:宏观把握长江经济带旅游流的网络结构,对于长江经济带旅游空间格局优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游记攻略大数据挖掘,运用复杂网络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长江经济带旅游流的网络结构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旅游流网络具有明显幂律分布规律,多极化层级结构突出,上海市是核心节点,成都市、南京市、武汉市、重庆市、长沙市、杭州市、昆明市、苏州市、南昌市、合肥市是次核心节点;长江经
摘要:基于西华师范大学50BiN望远镜获得的长时序测光观测数据,在疏散星团NGC 7789及其周围的20′×20′视场中搜寻到19颗变星,其中10颗是本次观测发现的。基于变星在NGC 7789颜色星等图上的位置、星团成员星概率和Gaia视差,对这19颗变星的星团成员星性质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7颗变星可能是星团成员,2颗可能是场星。根据变星光变曲线的形状,周期的长度以及在颜色星等图上的位置,对
摘要:为了获取更纯净的红巨星样本,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对来自APOGEE-2的2万多颗星的演化类型进行了分类;使用APOKASC-2中的4216颗星为训练集,将神经网络训练出的模型应用到红巨星分支恒星和红团簇星的分类中;以APOKASC-2中的1807颗星为测试集,模型应用到测试集的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均方误差、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分别是4%、20%、9%。接着将模型应用到来自APOGEE-2
摘要:公平数据汇总是指从每种数据类别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子集,且满足公平性要求。在大数据时代,每种类别的数据都是海量的,因此公平数据汇总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使公平数据汇总的数据点更具有代表性,提出了基于k-center聚类和最近邻中心的公平数据汇总算法。算法主要包括2个基本步骤:(1)通过k-center聚类,将k个簇中心作为当前汇总结果;(2)选择满足公平约束的原簇中心的最近邻点作为新簇
摘要:师范生既是学生又是职前教师,因此师范生培养既要提升其学科素养,又要训练其教学技能。文章以“中国地理”课程教学为例,基于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树立主动学习理念、构建课程内容框架、实践探索逐级训练、开展多元综合评价等策略,探索问题式教学在师范生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既让师范生掌握“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得怎样”,培养了师范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又让师范生把握“为什么教”“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