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坚持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是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之一。守正创新根植于理论基础,扎根于文化土壤,形成于历史进程,立足于现实需要。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品格,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艰苦奋斗的宝贵经验。在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应一以贯之把“坚持守正创新”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生动力: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三个不动摇”;始终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顺应改革发展;始终把握好守正创新的辩证统一关系,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这一部署彰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而论之的。从逻辑关联上而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不竭动力;从价值意义上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夯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基础,有助于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有助于为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应对风险挑战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从强化政治认同、打牢物质基础、激发团结进步内生动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方面着手。
[摘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内在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整个发展目标体系中的文化要义。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提出,包含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文化意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目标体系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文化引擎;新时代新征程上,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承担着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构建人民精神家园的重要文化使命。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理论基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以中国共产党关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话语变迁为历史传承,围绕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么样推进自我革命等现实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以“正心修己”“居安思危”“守正创新”“内圣外王”阐释“四个自我"科学内涵,为深刻理解这一重要思想开拓了新场域。通过“第二个结合”关照“第二个答案”,明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实践指向。从实践引领的维度明确自我革命的根本保证、根本目的、根本遵循,从实践理路的维度把握自我革命的战略目标、主攻方向、有效途径,从实践路径的维度聚焦自我革命的重要着力点、重要抓手、强大合力。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坚持人民至上”是贯穿始终的根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人民至上的核心在于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以人民与文化的双向互动为现实动力,从而实现由“经典理论”到“中国范式”的话语体系转换,并为推动“第二个结合"提供不竭的精神力量。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坚持人民至上,就要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征,并在知行合一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从而实现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
[摘要]国家安全情报法治体系建构是国家安全法治体系完善之重要举措。然而,目前理论界与实务部门对国家安全情报法治体系建构的关注程度依然不足,相关研究多停留在“国家安全情报法治体系"概念提出阶段,同域外国家相比仍存一定差距。通过梳理国家安全情报法治体系建构现状,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并探究境外安全情报法治体系发达国家建构与完善之路径,尝试通过移植国家安全体系建构的“宪法相关条文 + 综合式立法 + 专门式立法 + 分散式立法”立法模式,进行多层级结构的国家安全情报法律制度体系设计,以此为建构逻辑,参照中国特色国家法治体系中“五位一体”的子系统形成结构进行大体系理论框架的构建。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根基。其一,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彰显现代文明的时代性,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明确发展方向;中国式现代化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示现代文明的民族性,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丰盈滋养。其二,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了物质基础、创设了制度保障、重塑了精神前提,塑造了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现代文明内核。探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建逻辑,揭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华文化特质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的现代文明建设道路,能够有力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摘要]邕剧是南宁市独有的地方戏曲剧种,历史悠久,艺术特色鲜明,地方韵味浓厚。2008年,随着邕剧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邕剧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近年来,南宁市通过采取创排精品剧目、建设传承基地、强化人才培养、打造活动品牌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促进邕剧保护与传承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保护机制不完善、文化环境受影响、戏曲人才短缺、受众老龄化、戏曲市场低迷等困境。结合当前邕剧保护、传承实际,可通过立法保护、制定政策、培养人才、新媒体宣传、文旅融合等角度进行提升,以促进邕剧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性工作,二者紧密相联,互为支撑,互为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强大思想动力,而社会治理现代化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保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需坚持问题导向,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主线,从政治引领、智治支撑、依法治理、群众自治和德治教化等方面提供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