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前,农业再获丰收,农村和谐稳定,同时国际环境复杂严峻,我国发展面临的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越是应对风险挑战,越要夯实“三农”工作基础。做好202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
伴随春的气息,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开发布。 大棚里,甜瓜藤蔓匍匐向前。“中央一号文件举措实、含金量高,专门提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种好甜瓜,大家伙儿更有底气。”山东嘉祥县金屯镇薛韩村党支部书记韩耀海说。 春灌正忙,春水润田。“好政策送实惠,种粮吃下‘定心丸’。”近日,山西大禹渡灌区开机放水,芮城县大王镇张村种粮大户陶帅忙浇地,小麦喝上了今春“第一口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十三个中央一号文件,对202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应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满足国内居民食物消费升级需要,要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进行了多方面重点部署。 瞄准关键生产要素,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超过1.4万亿斤,迈上历史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要慎终如始扛稳责任,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有序过渡,长久、永久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强化帮扶措施实效性针对性。 这个底线如何守牢,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进行了具体部署。首先,要提升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效能。客观上,总会有个别群众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任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三个提升”作出系统部署。 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农业农村工作,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激活乡村振兴内生活力”。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持续发力,旨在进一步破解乡村振兴“人、地、钱”等瓶颈制约,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聚焦“地”,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的生产生活资料,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2月23日对外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十三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新华社23日推出第十三期“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邀请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王晋臣,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文件内容,回应“三农”工作热点话题。 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表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从党中央关心关注的重大问题、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既着眼当前,部署2025年“三农”工作中必须抓紧抓好的一些要事实事
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自2021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5年聚焦乡村振兴,如何准确理解并结合各地实际贯彻落实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和要求?记者就此采访多位“三农”领域权威专家。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战术已明确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着眼长远,谋定而后动。 “2025年既是‘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当前,智慧农业凭借其科技赋能、创新驱动的特质,不断打破传统农业发展桎梏,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成为农业变革与乡村发展的关键力量。 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进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为标志的智慧农业,把发展数字农业作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从河北深州的科技种桃到江苏的无人化农场,再到山东的自动水
“尝尝这大米!咱们的品种,种在学校路南试验基地的改良黑土地里。”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张文忠把一碗热气腾腾的大米饭推到记者面前,只见颗颗米粒晶莹剔透,散发着淡淡清香,引得人垂涎欲滴。 这软糯香甜的稻米,承载着沈阳农业大学北方粳稻与生物炭研究团队矢志不渝的农学梦。“这个品种是‘沈农508’,刚斩获了第三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活动金奖呢。”团队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满是骄傲,“每一粒好种
“世界到底怎么了?”一个困扰许多人许多年的问题,答案各不相同,有的人将其归咎于经济全球化。 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这篇被国际舆论界誉为“冬日里的暖阳”的重要演讲,廓清迷雾,指出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实,也无助于问题解决,强调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2025年1月3日,由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深圳市第一创业债券研究院承办的“聚势启新,与10俱进——2025年债券市场年度论坛”在北京召开。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第一创业债券研究院理事长王芳,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第一创业债券研究院副理事长李扬致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IMF原副总裁朱民,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期待更高。 面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中的难题,审判机关能否担起更重的政治责任、法治责任、审判责任,把审判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大局中谋划推进,以实干担当促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考验着每一位法院人的担当和能力。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邓修明接受了记者专访。他表
加强打击金融犯罪执法司法国际合作,共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保险市场及新型的数据交易市场等金融资本市场在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同时,也面临新的安全风险挑战。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容易被不法利用,造成金融犯罪易发多发,并呈现作案手段隐蔽化、关联犯罪链条化、资金流动跨境化等新特点。与此同时,惩治金融犯罪在证据收集、事实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近日颁布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把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作为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战略引领力量,对推动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构建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在“六力”中,思政引领力居于首位,凸显思政工作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引领性作用。面对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提升高校思政引领力,应从讲理、融爱、力行三个方面积极探索
春和景明,北京景山,蜡梅花开。站在万春亭观景台环顾四周,壮美中轴线尽收眼底。 纵贯南北,连通古今。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宛如一条穿越时空的缎带,铺展在首都北京的核心区域,自南端的永定门向北至钟鼓楼,全长7.8公里。 自元代肇始,历经数百年至今仍然焕发勃勃生机,北京中轴线既是文化的轴线,也是生态的轴线。从古代“象天法地”的营城理念,到如今“留白增绿”的生态实践,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东方智
认清大气的“面貌”,才能更好地为地球“把脉”。近日,记者跟随“绿镜头·发现中国”报道组前往“新丰国家大气本底站”和清远高空气象观测站,探秘大气观测全过程。 观测“摸清家底” 云髻山,海拔1434.2米,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北回归线的北缘,南来的海风与北来的气流时常在此交汇。 这里是全国第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也是华南地区唯一的区域国家大气本底站。 作为“中国岭南避暑胜地”,新丰县是国家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是发展的利器,也可能成为风险的源头。要前瞻研判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伦理审查规则及监管框架。” 科技伦理是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科技活动需要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是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如果说创新是发展的“引擎”,伦理则是约束不合理发展的“刹车”,两者缺一不可。如何加强科技伦理治理,推进科技强国建设?如何塑造科技向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鼓励数字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数字文化产业作为新兴文化业态,依托数字技术和平台,突破时空限制,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全球传播。其中,以中国网络文学、网络影视剧、网络游戏为代表的文化出海“新三样”,在海外市场屡创佳
近期,国内多所高校纷纷官宣接入DeepSeek并完成本地化部署,AI重塑高等教育破立之道的讨论再次登上风口浪尖。不少大学生加速迈进了一个前无古人的“AI+教育”实验场,当代年轻人的学习和成长方式正在颠覆。大模型普及时代的原住民怎么教,高等教育穿越这场技术风暴的锚点是什么?一场没有标准答案的“开卷考试”扑面而来,所有大学都要破题。 拥抱技术红利,培育“小梁文锋” “DeepSeek让普通中国人真
→ 1949年2月,华明之、沈安娜全家在南京合影。 我的母亲沈安娜奉命进入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处担任机要速记员多年,为我党搜集了很多重要情报;父亲华明之在另一掩护机关工作,从旁指导、协助、掩护母亲,他们成为我党领导下的夫妻情报组。 1949年,一个春寒料峭的早春二月夜,当时我们一家人住在南京“国民大会堂”对面的中南旅社(中南旅社是母亲秘密潜伏的国民党中央党部机关在南京的职员宿舍),突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以来,从建立各省委员会、自治区委员会、直辖市委员会和市委员会,再到各区县(市)政协委员会陆续建立,政协地方组织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在历史上,人民政协曾有过数次大规模的组织和工作延伸。政协地方组织的扩展和健全,是人民政协形成组织体系的重要标志。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1954年普选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代行地方人民代表
“刘醒龙地理笔记”系列包括《上上长江》《天天南海》《脉脉乡邦》三部曲,收录作者近10年来行走大地的山水散文99篇,且大部分作品是在高铁上和旅馆里写成的,有感而发,发为心声,虽为短制,却意味深长,是来自“第一现场”的文学报告,也是行走乡邦的山水文学。刘醒龙说:“文学一定要回到第一现场。我自己这几年在外面行走很有收获,比较集中的有走南水北调、走长江,前不久又去南海一趟,每走一次就开一次眼界。”(《天天
人工智能广泛运用于经济社会和国防各领域,在应对日益增长的复杂网络威胁中表现出强大的优势。未来网络空间与人工智能交叉融合,网络空间行动突出智能化网络平台支撑、可视化网络态势感知、智能化漏洞分析挖掘、高效化网络指挥控制等,将在未来网络作战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彻底改变网络作战面貌。 人工智能成为制胜网域战略制高点。当前,军事大国先后推出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纷纷将人工智能作为国防军事和网络攻防领域新的战略制
现代战场上,网电战斗力已成为各作战领域能力迭代升级的赋能器,是联合作战中交战双方竭力争夺的焦点,深刻影响战争进程和结局。随着科技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群,正推进智能化系统和无人平台赋能网电作战领域,驱动战斗力要素革命性突破、创新性配置、创造性运用,迫切要求加强网电新质战斗力研究,从而有效把握网电新质战斗力生成特点和规律。 网电战斗力变革的内在规律 网电战斗力是科技发展的产物
在深圳这座充满活力的创新之城,气象服务如同一张坚实的防护网,覆盖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从社区治理到低空经济领域,从台风暴雨预警到突发事件信息发布,深圳气象部门以其专业、高效和贴心的服务,为城市的安全与发展保驾护航。 “网格+气象”新模式织就城市精密防灾减灾网 近年来,随着深圳市“网格+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新模式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极大地提升了气象服务的精准度与精细度,让气象预报预警信息能够更加准
政 治 16日 当天出版的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Δ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经济建设战线、国防工业战线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邹家华同志,因病于当日23时4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20日,邹家华同志的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