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口占比不断提高,银发消费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河北省城镇银发族消费调查样本问卷数据 ① ,深入分析银发族消费意愿、状况及偏好情况,旨在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养老金融提供更多信息支持。调查发现:河北省城镇银发族消费与投资"双保守”,整体消费水平偏低,消费升级潜力较大,收入不高、信心不足和观念保守是主要的制约因素;建议从银发族收入和权益保障、促消费氛围营造、养老助老资源规划与配置、产品和服务拓展创新等不同层面加力构建银发族愿花、敢花、有地儿花、值得花的良性循环机制。
摘要:本研究基于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探讨我国老年人的金融消费意识、金融消费行为特征、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情况,并分析老年人在金融消费方面呈现的年龄、城乡、学历等内部结构差异。数据显示,老年人的养老准备意识和能力普遍较弱,财富储备较少,城乡老年人在养老储蓄上存在显著差异;老年人在金融消费方面的意愿整体偏低,且存在明显的学历及区域差异;老年人的权益保护意识总体较弱,且随年龄的增长呈现明显的弱化趋势。研究发现,总体来看老年人在金融市场中面临较多风险与挑战,应通过加强老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建设、开展老年人金融教育活动、丰富养老金融产品等措施来提高老年人的金融消费满意度,构建老年友好型的金融消费环境,助力老年人守紧“养老钱袋子”。
摘要:在经济增长和金融深化的过程中,中国居民部门贷款规模增长较快,居民部门杠杆率经历了较快扩张。本文通过构建中国居民资产负债表发现,近20年我国居民资产负债规模快速扩张,由于房地产配置比重过高,居民资产负债表结构韧性不足。从资产端看,受经济发展、人口变化等因素影响,居民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经历了同步快速增长、腾挪配置、同步放缓三个阶段;从负债端看,与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居民债务风险相对可控,但DSR处于较高水平。与美国相比,我国居民消费不足受到了资产负债表结构的制约,一是我国居民房屋资产占比过高,还本付息负担较重,居民资金流动性约束较强;二是居民现金类资产配置过多,股票类证券配置过少,收益率不足;三是养老保险规模不足,居民消费存在后顾之忧。
摘要:消费信贷能够助力消费恢复、激发潜在需求,发现并解决消费信贷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将有利于消费金融供给与消费市场需求的更好对接,促进消费经济与消费信贷形成良性互动发展的局面。本文以秦皇岛市消费信贷为研究对象,在总结梳理当前秦皇岛消费信贷总体情况的基础上,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整理分析影响居民消费行为及使用消费信贷的因素,认为居民预期、消费信贷供给、消费信贷触达能力、信用体系是影响金融支持消费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完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优化消费金融供给、调节收入差距、引导消费观念转变的建议。
摘要: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我国经济逐渐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利率作为重要的经济调控工具,央行通过下调其水平来引导资金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同时欧美等国考虑国内通胀逐渐缓解,普遍采取低利率政策。因此,从各国整体趋势来看,利率持续且稳定下滑并长时间处于低水平状态或已成为常态化,这给我国银行业依赖传统息差盈利的模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截至2024年二季度,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①息差降至1.64% ,处于历史低位。在此背景下,我国银行业如何应对成为难以回避的课题。基于此,本文阐述当前主要国家银行业进入低利率环境下的现状、转型之路,分析低利率时期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息差不断压缩,探讨从多方面入手加强集团化管理、成本管理、非息收入、国际化发展等应对措施。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面临国际和国内双重冲击,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各种冲击对经济的影响,构建具有先验信息的非结构性BVAR模型,分析了货币政策冲击、汇率冲击和税收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能有效应对经济波动,汇率冲击将在多方面影响产出、消费和投资。基于此,本文提出了货币政策精准有力、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汇率政策稳健可控的政策建议。
摘要:本文基于Frankel-Wei模型,以RCEP15个成员国为样本,利用2005年7月到2023年12月汇率月度数据,将样本期按影响汇率的不同政策环境分为五个阶段,对人民币在RCEP成员国产生的货币锚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7·21"汇改之后"8·11"汇改之前,RCEP成员国的汇率变化主要受欧元、英镑、日元影响,欧元的影响最广,日元影响范围一直较小。“8·11"汇改之后,人民币的影响显著提升。RCEP签订之后,人民币的影响力超过欧元、英镑、日元。针对实证结果,提出中国应该继续推动汇率改革、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增加与RCEP成员国贸易往来、加大投资规模的政策建议。
摘要:特色农业保险针对地域特色,为具有特殊经济价值的农产品及农业经营活动提供保障,可确保特色农业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本文通过分析特色农业保险对饶阳县特色农业的支持情况及当前特色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从政府、保险公司及农户三个层面提出促进特色农业保险发展的可行性对策建议。
摘要:本文从FATF标准出发,分析近年来全球关注的ESG议题与反洗钱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明确ESG大趋势下全球面临的反洗钱挑战,并从各国反洗钱工作机制建设、核心义务履行、国际合作开展等方面提出应对挑战的措施,进一步就国际上及本国内反洗钱工作未来发展作相关探讨。
摘要:高碳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是我国顺利实现 30?60? 双碳”目标的关键。本文基于2013一2022年八大高碳行业A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构建数理模型,实证分析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转型金融对高碳企业减排降碳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转型金融能一定程度上促进高碳企业减少碳排放,但未达到"1加1大于2"的减排效果,二者共同作用有待加强,需进一步优化协调机制;二是转型金融与碳交易市场政策的共同减碳效应在不同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东部地区最优,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相对最差;三是二者对低碳技术创新作用的不同是造成区域间减碳效应存在异质性的重要因素,应聚焦转型金融对高碳行业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支持。
摘要:“双碳”目标下,林业碳汇项目可以通过森林经营性碳汇和造林碳汇两种方式,达到固碳储碳减碳的效果。但森林不是稳定的碳汇,林业碳汇项目面临着潜在风险。而保险工具创新可以为林业碳汇项目提供风险保障,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本文归纳和分析了保险服务我国林业碳汇项目风险防范的现实意义和突出问题,并总结国外实践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和需要引以为戒的教训,给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2019年12月起,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将“国债"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与原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合并为"政府债券"指标,指标数值为托管机构的托管面值。
注: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