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世界上的其他语言,汉语因其悠久的历史源流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而拥有了恒河沙数般的词量。而这巨大词汇库中的许多,尤其是成语——仿若神话中追赶神灵的鸟,又如遨游了千万年的鱼——自带神奇的“压缩包”功能。本期,我们将聚焦底蕴深厚的成语,品味它们所蕴涵的中国文化。
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其中蕴涵着一个民族的智慧结晶和经验积累,蕴藏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一个民族的文化深度和厚度,在语少意深的成语中展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寥寥数语,包含着丰富深刻的意象,常能适切而且精确地传达我们的感受,它们的价值历久弥新。 通过汉语成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从天文历法、山川地理、宗教历史到文学艺术、宫室建筑、饮食起居;从政治军事、道德伦理、思想观念到
“康庄大道”这个成语原指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大路,比喻美好的前途。古人讲究无一字无来历,为什么用“康庄”来指称大道呢?这跟古人对道路名称的区分有关。在《尔雅·释宫》中对道路有详细的命名,这些命名以“达”为单位,“达”指畅通的道路: 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八达谓之崇期,九达谓之逵。 “一达”即一条长长的道路,故作为道路的总称;
叔本华说:“人类的词语是最经久不息的。如果一位诗人,把自己转瞬即逝的感觉用恰当的词语精准地表达出来,那么这个瞬间的感觉,便在词语中得以留传,并在每一位敏感的读者内心唤起共鸣。”而对于作家来说,词语的质地即人格的质地,词语如云雀般起落蜂拥,无非是内心世界的山雨与风声。“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一切景语皆心象,语词的狂欢其实就是生命的狂欢。 诗词最大的魅力,就是能在短短的篇幅内给人无穷无尽
[学习任务一: 课内巩固]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_____________、传承不辍的文明。其文化特性独成一系,经过历史的_____________和熏陶,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气度和风骨。华夏文明人文风貌独具特色,尤其是传统文化表现最为集中的城市,在规划理念与分布格局、建筑用料与样式风格、街市格调与市井风情、市民的衣着打扮与生
感情是情愫,而情感是感觉。 ——题记 人间食材丰厚多味。尝遍酸甜苦辣腥咸,恰似体验人世万缕百态。 春意盎然,万物生机,四周一切宛如梦幻的泡影。寒冬腊月,凛风刺骨,神州大地宛如洁白的绸缎。即使这样一番景象,我仍偏爱那幅“秋月照层林,寒风扫高木”的秋景之图。风带着秋叶浸染了整个秋天,到处闪着金光。伴着风的节奏,叶子在树枝上漫舞着,恰似蝴蝶。落叶纷纷,空中作伴,犹如漫天飘雪;满地“黄金”,秋风拂过,
“我想呼风唤雨,用奇妙旋律;我想一日千里,踩疯狂节奏;我想遨游四海,用音乐作舟;我想睡在梦里,醒在梦境。” 在这种复杂的情感中,我不断地探索自我,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 我试图承认自己确实很一般,但又不甘心将自己纳入别人主角的背景板。我往往需要大把的关注,展现个性魅力,在自己的舞台戏中,即使是跳梁小丑也愿意。在优雅的爵士乐中,翩翩起舞,跳着浪漫的华尔兹,又要故意地哀嚎、微笑,再摆姿势,我完全迷失
2版 该文运用象征手法,以托物言志的方式,通过对山间溪流的描绘,揭示了生命由生长至壮大再到奉献的一般规律,赞颂了溪流执著追求、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传达出作家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版 1.B(属:劝请。) 2.A(A.于:均为介词“在”。B.乎:①句中语气词;②相当于介词“在”。C.之:①助词,的;②代词。D.而:①表转折“却”;②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 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