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下旬,《中国摄影家》杂志在河北沽源举办了第五届野生动物摄影高端对话,这是继内蒙古鄂尔多斯、黑龙江大庆、海南陵水南湾猴岛、河北康保四站野生动物摄影高端论坛之后的第五站。此次对话邀请了二十几位北京、河北两地多年致力于生态摄影和野生鸟类摄影的专家、摄影家,大家分享了自己拍摄野生鸟类的经验、实践,提出了自己对野生鸟类摄影的看法,总结了拍鸟过程中做得好的和不好的地方。希望通过此次对话,能够提
[展讯] 伊斯曼的场景 展览时间:2024年10月25日至2025年4月20日 展览地点:美国罗彻斯特乔治·伊斯曼博物馆 展览将包括一套由铝、玻璃、混凝土、纸张、锡和其他材料制成的照片和雕塑。这组作品描绘了各种各样的行为和实例,包括对他人的恐惧、演讲和出席等。有些是原创的,有些是挪用的。观众自己的私人观看实践由作品引起。同时,观众被提醒要注意展览空间中摄像头的存在—进入画廊是被观察的。
2024年9月19日,2024第24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后文称“大展”)在山西平遥古城开幕。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摄影盛事,本届大展以“廿四光华·新质影像”为主题,共分为五大板块和16个展览单元,展示了来自全国 28个省、市、自治区的2万余幅作品。国际方面,大展收到了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1810幅作品。这些作品涵盖从传统摄影到数字影像,再到影像装置与AI生成式影像等多种媒介形式,体现了影像艺
FIAP世界摄影人大会(FIAP World Photographers Conference)创办于2022年,由丽水市人民政府和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FIAP)共同主办,每两年一届,举办地常设中国丽水。大会旨在通过摄影文化搭建跨国交流的桥梁,推动不同地区之间的理解与对话。2024FIAP世界摄影人大会主题为“跨越边界,影像重生”,来自全球116个国家和地区的2656名摄影师参展,四大展区设有展览
摄影创作需倾注全心,追求影像的极致,是我的执念。 李德林(以下简称“李”):1987年,你踏上了摄影之路并与航拍结缘。 田捷砚(以下简称“田”):我最早从事摄像工作,20世纪80年代中期入伍后,有幸参加了在空军电讯工程学院举办的全军首届电视编辑及设备维护培训班。1992年,我从解放军测绘学院大地系毕业,被分配至某集团军宣传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我曾参与见义勇为英雄战士徐洪刚的专题片的采访制
霍斯特·P·霍斯特(Horst P. Horst, 1906-1999)是20世纪时尚摄影史上不可忽视的名字,他通过对灯光的掌控、巧妙的构图以及大胆的色彩实验,重新定义了时尚摄影的艺术高度。霍斯特1906年出生于魏玛附近的魏森费尔斯,受20世纪20年代包豪斯、新客观主义和装饰艺术的影响,并深受20世纪30年代巴黎艺术氛围的熏陶。霍斯特不仅引领了20世纪时尚杂志的审美革新,他的作品跨越时空与媒介
对画意摄影来说,“画”是一种形式,要把这种形式变为有意义的作品,就要把个人的观念融入照片里。因此“画意”首重“意”字,若只追求画面效果,忽略画面内的意图,也只能是一幅失败的作品。 池海波手工纸上的画意山水,首先是“意”大于“画”:画面中的独特内涵总是让人惊喜、值得玩味的焦点,而其间的表现手段却往往会被无意间忽视掉。因为无论绘画的笔触,或是摄影、制作的技巧都是可控的,通过大量的练习即可达到,而
我从赤水河畔的农村到长江之滨的泸州工作、生活已近20年,对它的眷恋也愈发浓厚。从2020年起,我萌发利用闲暇时间拍摄这条中国南方“母亲河”的想法。我主要沿着长江上游拍摄,这段长江大部分流经四川、重庆,因此人们习惯将其称为“川江”。我试图从人文视角记录长江两岸的百姓生活,并用黑白影调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长江是厚重的,也是诗意的。每一个生活在长江两岸的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码头
陈澍的童年是在大运河的波光里,在两岸的柳阴下,在轮船的汽笛声中度过的。这条历史悠久的运河,给予了他深深的情感。他的早期作品,正是这些珍贵记忆的记录,这些情感的真挚表达。陈澍的镜头,宛如一双温柔的眼睛,透过它,我们得以窥见大运河的另一面,那些随着季节更迭而变换的两岸风景,孩童的笑声、老人的沉思,那些在波光中摇曳的倒影,都在他的镜头下,变得生动而富有诗意。他的作品诉说着大运河的故事,是对大运河的深
湘西,位于湖南西部,是一个以苗族、土家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人口不足三百万。历史上,因为大山阻隔,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一度被称为“蛮荒之地”。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始,湘西紧随时代步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湘西地域范围不大,但民族特色鲜明,文化辨识度高。千百年来,盘瓠文化、巫傩文化、中原文化、巴蜀文化、高庙文化等在这片土地繁衍生息、交相绽放,孕育了湘西神秘、野性的独特文化基因
这是我十六岁那年拍下的我的高中。这所高中坐落于一个潮湿的南方小城市,我的家乡—广东阳江。那时刚进入高中的我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三点一线、千篇一律的高中生活。课桌上堆满了书,厚厚的好几叠,还有一个透明的书箱,按照安排,我们要把它放在自己的椅子下面的狭小空间。在潮湿的空气里,我总是昏睡,楼梯间的地面永远湿滑,下课铃打响冲向食堂的时候都要小心翼翼。我很难适应这样的生活,机械的重复,汗臭味的空气里弥漫着的
编者按: 在科技与艺术交织的时代浪潮中,手机已成为现代人记录生活、表达情感不可或缺的工具。“光明杯”全国手机摄影大展创办于2019年,是由深圳市光明区创办的首个全国性手机艺术摄影活动,至今已是第六届。大展由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中国摄影家》杂志社、广东省艺术摄影学会、中共深圳市光明区委宣传部、深圳市光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市光明区公共文化艺术和体育中心、深圳市艺术摄影学会承办,中国摄
2024年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了《旁观者—街头摄影的历史》一书。这本书由美国作者柯林·韦斯特贝克(Colin Westerbeck)和乔尔·迈耶罗维兹(Joel Meyerowitz)撰写。两位作者,一位是资深策展人,一位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摄影师,他们早在1994年就出版了本书的第一个版本,如今他们再度合作出版了本书的第二个版本,便是我们看到的这本。其中的讨论涉及重塑街头摄影史、后现代摄影的语境、
河流不但是孕育生命的栖居之所,其流淌涌动、生生不息的意象也不啻为一种思想的图示(schema),无论是“绵延”(durée)还是“生成”(becoming)的思想,何尝不能看作一条思想上的活水,消融了认识论上的桎梏。我们常用“奔流不息”形容历史,其实,“历史”犹如河床上稳固的卵石,是一种永恒的纪念碑式的意象,而河流更适合作为“记忆”的隐喻,其不断流变的意象犹如记忆的更迭。 流经双龙村的大樟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