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办、国办:加强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基础能力建设 5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从完善配额分配制度、优化交易范围、健全交易制度、加强交易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作出部署。意见要求,要推进金融机构参与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市场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开发与资源环境要素相关的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和服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建设,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202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近日,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落地,标志着我国多层次债券市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加速推进。 政策驱动,债券市场“科技板”应时而生。近年来,科技金融加快发展,对健全债券市场服务科技创新发展的支持机制提出了更
摘要: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协同中国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科技部等部门推进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支持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主体发行科创债,健全与科技创新融资特点相适应的配套规则体系,为科技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本文介绍了我国债券市场科创债发展历程与现状,提出目前我国科创债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据此从创新科创债产品体系、优化科创企业风险定价机制与风险缓冲机制、吸引多元资金
摘要:从科技金融的视角看,我国债券市场历经10年探索与发展,当前已迈入构建“科技板”的新阶段。本文梳理了我国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发展脉络,分析了我国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探讨了科技创新债券新政策发布的重要意义,并基于投资机构的视角,从优化科技创新债券风险评估机制与投资后风险监控体系、完善做市机制、提供税收优惠政策等维度,提出支持债券市场“科技板”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科技金
摘要:2025年5月7日,管理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加速构建债券市场“科技板”。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该公告发布前后我国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发行情况发现,公告发布后,金融类和产业类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扩容,民营企业发行规模占比上升。展望未来,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主体结构将趋向优化,相关便利措施会助力债券发行持续扩容,风险分担机制逐步完善可推动债券信用风险下降,市场流动性也有望提升。
摘要:我国科创债市场发展迅速。在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出后,科创债发展步入新纪元。本文通过分析对比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科创债的特点,总结科创债市场存在的问题,并从解决增信问题、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投资者培育、加强产品创新与监管引导等角度提出科创债的优化路径建议。 关键词:科创债 “科技板” 发展现状 优化路径 我国科创债市场发展迅速,为债券市场“科技板”的推出提供了实践经验和市场基础。但
摘要:近年来,科技创新债券的一揽子配套政策出台,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进入新阶段。本文基于债市“科技板”政策动态及科创类债券市场现状分析,提出针对性投资策略。研究显示,当前存续科创债以国企为主,行业分布集中于传统领域,政策推动下市场正加速向“多元共融”转型。科创债具备一定投资潜力,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债券+信用保护工具”组合、条款创新的科创债和碳中和主题科创债券等投资机会。 关键词:债市“科技板” 科
摘要:在我国加大对科创企业政策支持力度的背景下,本文回顾了我国科创企业投资方与担保公司联动的发展历程,解析其业务逻辑,从主导权、联动机制、投资类型等维度构建了投担联动模式的分析框架,剖析了当前投担联动在业务转型、协同机制、资源传导等层面面临的困难,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投担联动模式设计与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创企业 科创债券 投担联动 担保体系 背景及意义 政策支持是我国科创企业发展的
摘要:本文以2015—2025年我国科创债发展历程为背景,分析现阶段民营企业科创债的市场表现。研究发现,尽管科创债政策持续优化,但民营企业整体参与程度依然不高,并且在融资成本、信用评级、发行期限等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对此,本文总结了民营企业参与科创债市场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助力民营企业科创债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科创债 科技板 民营企业 债券市场“科技板”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围绕支
摘要: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央行为应对衰退、意外事件冲击等,相继构建了以利率走廊为核心的货币政策管理体系。我国在2024年对利率走廊进行了优化,但新利率走廊尚未开始使用。立足我国实际并借鉴海外主要央行的经验,未来我国利率走廊体系有望发挥重要作用,以降低资金利率波动对市场可能造成的负面冲击,提升政策传导效率。 关键词:政策利率 利率走廊 公开市场操作 沿革变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
摘要:为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强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正当其时。本文总结了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实践情况及主要特征,分析了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发展空间,并从构建养老社会效益指标体系、创新养老金第三支柱产品及完善数据共享机制等维度提出思考与建议,以期助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探索。 关键词:养老金融 老龄化 养老金第三支柱 银色债券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
摘要:目前,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共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依靠市场机制和所有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更需要债券市场在不同发展阶段发挥支持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债券市场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现状及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债券市场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
摘要:深度求索(DeepSeek)的问世为信用评级行业智能化转型带来了重大机遇,在数据提取与处理、数据分析及自动化撰写报告方面为评级机构提供了有效的实施路径。本文研究DeepSeek在信用评级领域的技术应用,发现DeepSeek在某些方面的技术赋能价值明显,但在专业领域、风险事件判断及非常规问题处理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最后本文提出搭建信用评级领域的智能知识库、打造信用评级领域的人工智能专家、
摘要:绿色票据是绿色金融的组成部分。发展绿色票据,对于完善我国绿色金融体系、丰富绿色金融工具、提升金融服务绿色经济的能力意义重大。从当前相关地方的绿色票据实践情况来看,我国绿色票据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定义概念不清晰、标准不统一、发展理念仍需转变、业务基础不牢固等问题。为此,本文通过探析绿色票据的基本概念,总结绿色票据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为我国绿色票据的健康发展提供实践分析,以更
摘要: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的质量直接关乎市场的透明度与高质量发展。当前,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存在披露文件标准化不足、绿色项目动态追踪难等痛点。本文基于大模型技术,设计了智能化信息披露质量评估工具,构建绿色项目追踪、动态指标计算及评估报告生成三大模块,并通过提示词、幻觉检测技术等,确保输出结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经测试,该评估工具性能较好。 关键词:绿色债券 信息披露 环境效益 大模型 幻觉检测
摘要: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重构与经济低碳转型的背景下,绿色债券的发展迎来历史机遇期,我国的绿色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本文对比德国、美国的绿色债券发展模式,梳理“双碳”目标实施以来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创新优势、发展经验以及现存问题,为提高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质”与“量”提供建议。 关键词:绿色债券 国际比较 信息披露 引言 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推动环境治理和解决气候问题逐步成为全球一致行
摘要:展期作为信用债券风险暴露的重要形式,定性为“违约”还是“信用事件”,是否可以主张相应赔付,已成为市场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政策逻辑和业务实践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对展期的“违约”属性、“信用事件”属性和信用风险保护情况展开分析,并提出进一步限制债务人过度使用展期手段、提请债权人关注展期合同具体条款、推动有关机构发布债券展期信用保护赔付指导案例等建议。 关键词:信用债券 展期 违约 信用事件
摘要:作为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财务结构的重要工具,应收账款ABS的发行规模和发行数量在资产证券化市场中位于前列。目前应收账款ABS涉及的基础资产以建筑企业的建工类应收账款为主1。建筑类央企发行的增信类应收账款ABS得到优质主体增信,且联动效应好,银行投资者有机会争取到承销商、托管行等角色,因此受到投资者青睐。本文以市场上发行的主流无增信类应收账款ABS产品为样本,分析该类产品的特点
摘要:2024年9月13日,中金所开启国债期货期权仿真交易,标志着我国场内利率期权品种正式上市,填补了我国期权领域空白。本文比较了常见的期货期权定价模型和波动率的估计方法,选取定价效率较高的BAW模型,利用国债期货历史数据,对国债期货期权进行了理论定价。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尝试描述国债期货期权价格的时间价值衰减过程及其与标的价格之间非线性的变化关系,以期投资者在合约正式上市之前,对国债期货期权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