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金融委员会印发《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 6月18日,中央金融委员会印发《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意见从深化金融市场建设、提升金融机构能级、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效维护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等六个方面部署相关举措。意见强调,要深化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建设,稳步发展资产支持证券;强化金融基础设施服务保障功能,建设国际领先
近年来,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发生深刻变化,金融体系日益复杂,有担保属性的债券融通业务对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核心作用逐渐增强。担保品管理作为债券融通业务的基础,市场对其精细化、高效化的需求日益提升。深化担保品管理服务,赋能债券融通市场创新发展,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债券融通已成为国内外金融市场最重要的流动性管理工具。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市场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愈发受
摘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经济环境,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并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阐述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讨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和操作方法,论述2025年以来我国实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取得的成效,并从总量、价格、结构三个方面研究如何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期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
摘要:近年来,在居民存款规模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居民存款转移(搬家)受到市场关注。本文分析了居民存款多寡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测算了当下居民存款可能搬家的规模,研判了居民存款搬家的原因,并基于此探讨了居民存款搬家对货币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居民存款转移 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学术界开始重新关注居民部门资产层面的变化,并搭建存量—流量一致模型。其中,存量分析对应居民
摘要:我国货币政策框架顺应经济发展阶段,从以数量型调控为主逐步转向数量型与价格型调控并行。2024年,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加速转型,明确了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的政策利率地位,在适度收窄利率走廊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对于债券市场而言,货币政策框架转型后,短期市场波动幅度有所收窄,由交易行为引发的非理性定价得到纠正,政策利率成为银行等机构的定价基准。展望未来,货币政策框架转型将有助于引导债
摘要:债券回购是金融市场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机构进行短期融资、流动性管理和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工具,极大地推动了债券市场的发展。本文从参与者结构、回购类型、业务流程等维度,对比分析了中国、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债券回购市场的异同,以揭示全球债券回购市场的共性和个性特征,为推动我国债券回购业务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债券回购 质押式回购 买断式回购 三方回购 债券
摘要:本文分析了美国债券回购市场构成,从助力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走廊机制和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管理效能发挥的角度分析了其在利率传导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市场利率与政策利率偏离度测试,对其效果进行验证。结合美国即将执行的债券回购交易强制集中清算规定,对该规定执行后的市场影响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关键词:债券回购 利率传导 流动性 偏离度 债券回购作为美国货币市场的主要交易产品,为资金融入方和融出方提供
摘要:欧洲债券回购市场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既是银行间流动性管理的核心渠道,也是货币政策传导和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在市场结构演变、监管政策持续升级强化及绿色金融发展的多重因素驱动下,欧洲回购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本文系统梳理了欧洲债券回购市场结构、交易机制、监管框架及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着重研判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机构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摘要:本文比较了国内外债券借贷市场在业务模式、担保品种类与所有权、交易目的上的差别,展望了我国债券借贷市场未来发展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认为,我国债券市场推出集中债券借贷业务具有独特的市场优势,建议加速集中债券借贷业务落地,推动跨托管机构债券借贷清算与结算自动化。 关键词:债券借贷 集中债券借贷 债券融通 风险管理 自2006年我国债券市场启动债券借贷1业务以来,历经近20年的制度建设与市场
摘要:作为国际证券市场广泛使用的重要工具,债券借贷对于降低结算风险、提高市场流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市场债券借贷业务运行现状,介绍了国际市场主要借贷品种,并围绕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借贷业务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推广集中债券借贷、发挥金融基础设施作用、丰富借贷品种供给等工作建议。 关键词:债券借贷 集中债券借贷 担保品 风险管理 债券借贷是指债券融入方提供一定数量的履约保障品,从债券融出方
摘要:本文聚焦中国债券市场国际化进程中的高质量发展方向,系统梳理了我国债券市场在开放深度、外资持有规模、绿色主权债创新及市场互联互通等方面的显著进展。同时,结合我国经济稳健增长、金融高水平开放深化、全球美元资产风险上升等机遇,分析了债券市场国际化的核心优势。通过借鉴成熟市场在制度体系、运行机制、国际化程度及流动性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提出针对性策略:完善交易机制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国债在定价基准与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以及实体经济融资模式的结构性转变,债券市场正逐渐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稳定运行的核心领域。理论与实践均表明,流动性是金融稳定的关键要素,而债券市场的稳定性高度依赖于各类投资者资金来源的稳定性。鉴于我国债券市场的独特交易特征,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三横三纵的债券交易多级网络结构。这一结构不仅能够体现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顺周期行为共振,还可以清晰刻画冲击传导路径。通过突出跨市场与
摘要: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应通过改革创新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债券市场在产品、技术和制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与挑战,提出以产品创新来激发科创企业融资需求,以技术创新赋能债券市场数字化、智能化革新,以制度创新来破解结构性矛盾,并最终在三者基础上构建“三位一体”创新路径,更好激发创新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改革创新 科创债 数字化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速度加快,金
摘要:碳中和债券是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债券品种。本文沿着碳中和债券的发展脉络,从市场规模、发行利率、涉及行业、债券品种、发行场所等方面讨论了其发展现状,分析当前碳中和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并从行业扩容、丰富发行主体、创新产品、优化风控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碳中和债券 市场规模 发行利率 产品模式 2025年3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国办
摘要:债券市场违约的常态化使民营企业通过发债方式融资更加困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可实现市场风险分担,成为支持民企发债融资的重要工具。为探究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对民企发债融资的影响,本文采用2018—2024年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的发行数据,分析了7年间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对民企债券的影响,并从投资者、创设机构和参考实体的需求视角分析变化的原因,最终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信用风险缓释凭证 民营企业 融资 参与
摘要:本文以近10年信用债市场发展历程和债券违约处置结果作为切入点,介绍了农村商业银行所处的信用债投资环境,分析了农村商业银行在处置违约债券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违约债券处置的四种方法,以促进农村商业银行提高违约债券处置效率,努力打造“小而美”的发展格局。 关键词:农商行 信用债 违约处置 债券违约 一直以来,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农商行”)债券投资的违约率远低于不良贷款率,其原因为农商行主
摘要:随着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发展深入推进,对于发行机构、投资者及监管机构如何客观对比分析理财产品收益表现缺乏参考标准,构建理财产品收益率曲线具有一定的现实应用需求。本文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法,区分不同类型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机构,借助python工具构建分类型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曲线,并通过资产配置分析对差异性进行验证和解释,以期为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理财产品 收益率曲线 三次样条插值法 研究
摘要:近期美国国债市场遭遇自2020年3月“美元现金荒”以来最猛烈的抛售潮,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短短数日内飙升50~60个基点,创下2020年3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与此同时,长期国债收益率与股票市场的负相关性消失,这与以往危机期间表现截然不同。本文首先剖析美债暴跌的直接诱因,其次分析深层动因,然后评估市场影响,接着探讨政策应对。本文认为,本轮美债抛售潮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美国关税政策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