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拔738米的石头寨,到海拔4161.6米的丫扁山主峰,万仞峭壁,如削而立,亚热带、温带、寒带景异。从南到北108千米,两山夹峙卧巨龙,一江长啸奔沧海。从东到西58千米,群峰峻峨多叠嶂,峡谷深切怒水流。 全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全球生物多样性十大中心区, 78.53% 的森林覆盖率,3203.04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136.24千米的国境线,19.13万的常住人口,21个民族混居,串联起了泸
列车穿越雪原、林海和星辰。 晨曦划开河道的冰面,额木尔河神在沉寂八个月的雪季后睁开了他的眼睛,水汽在冰面裂缝中向上蒸腾,白桦林中发光的麋鹿瞳孔在迷雾中与河神对视。暖风裹着冻雨,干燥的空气中夹杂着松针的清香和阳光烧灼淹没在雪中松果的气息,有人问,这是漠河的春天吗?对于这个问题,在告别大兴安岭前,老国王和他的骑士不约而同地回首留下轻蔑的一笑——他的时代落幕了。 阳光压着树梢,雪松抖落冰晶的蝴蝶
从地理符号解码到非遗活化,贾克的作品兼具学术深度与公众共鸣,他走出了一条“用影像书写文明史诗”的独特路径。 《美丽中国》:您历时三年、跨越9省区完成《寻踪400毫米等雨量线》这一宏大的拍摄计划,是什么契机让您关注这条气候分界线?在30000千米的行程中,最触动您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是什么? 贾克:拍摄《寻踪 400毫米等雨量线》的计划开始于2018年。此前的20多年里,我的镜头没有离开
在阳光的照射下,我们的眼睛感受到了世间万物的形状和体积,也感受到了大千世界的万紫千红。自然界所呈现的各种色彩,无论是矿物、植物还是动物所秉赋的颜色,既有外表上之所以形成这种色彩的个性体征,更有各种内在原因使各种物体逐渐演化发展成适应自然界生存发展的需要而表象如此。人类在自然界中认识了客观世界,同时了解和接受了各种色彩与人类本身的思想感情的沟通和共鸣,从而把色彩融会贯通于自己所创造的精神世界产物,也
2024年5月16日至29日,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一福建省美术作品展暨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福建省作品选拔展”获奖作品、入选作品先后在龙岩美术馆、龙岩市博物馆展出。在评出的金奖作品中,一幅名为《瑰宝》的中国画作品引人注目,作者为、、、。在其口述的创作历程中,我们可以得见一位艺术家对流失在外的国宝的痛心,也能够感受到他对国宝终将回
近三年来,旅游行业发生了深刻变革。先是淄博烧烤、榕江村超、哈尔滨冰雪游等现象级旅游高潮迭起,接着是乡村游、县域游、研学游,以及以旅游为主打的夜经济、休闲经济、冰雪经济等人文经济相继勃兴,开创了全新的旅游格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旅游的灵魂,科技革命带来旅游业变革,以青年为主导的大众旅游方兴未艾,文化为魂、科技支撑、大众主体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主线。 第一,文化为魂。 旅游审美也从过去注重
系江西省南城县人,长于乡村小镇,高中毕业后又上山下乡,后来当过地质勘探员、机关干部、国企高管。丰富的阅历锻造了他的学品、文品、人品,尤其是早年的乡村生活使他对田园情有独钟,也为其后来的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明确了他田园诗词创作的主流方向,奠定了作品清新淡雅静穆悠远的底色。他的古体诗词创作始于2012年,随后在国家、省、市级诗词报刊陆续发表作品。如今,他的作品好似一叠厚厚的山水田园画册,用他《湖
在时代的长河中,电影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记录时代变迁、传递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近日,一部名为《我料青山应如是》的公益电影,宛如一颗璀璨的星星,闪耀在中国电影的浩瀚星空中,它不仅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更以艺术的力量为建设美丽乡村、助力美丽中国贡献了一份独特的力量。在美丽中国建设的宏大叙事中,文化的力量如同春风化雨,润泽着每一寸土地、每一颗心灵。而文化志愿者作为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先锋力量,正以无私的奉
普洱茶介绍 普洱茶最初因产地而得名,是产于云南普洱的一种黑茶。现代普洱茶主产区是云南的普洱市、西双版纳、临沧市,其主要采用大叶种青绿毛茶,经过采摘、蒸压、储存、陈化等一系列工艺加工而成。普洱茶茶汤浓厚、香气四溢、醇香浓厚,是一种适合于日常饮用的茶叶品种。 从东汉时期就有关于普洱茶的历史记录,“武侯遗种”的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明代中后期,普洱茶开始远销海外,包括英国、法国等。清代是普洱茶的受
2024 年 10 月,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的《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 年)》中,提出了我国有望取得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及其优先发展方向。其中,“宜居行星”主题中的“太阳系考古”这一优先发展方向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值此科技进步推动全球飞速发展的时代,处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在一次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探索“中国最难到达的古村落”⸺“达里雅布依古村落”和昆仑山瑶池的科考探险旅程中,与史前玉、石器文化溯源者不期而遇。一位是辽远天幕上星星的追随者,一位是昆仑山脉深邃地壳中史前文化的守护人,看似永不相交的轨迹,在无穷且无畏的探索精神指引下相会在昆仑山下,为我们带来一场穿越时空的精彩对话。 俞斌:无论是陨石猎人寻找宇宙的遗迹,还是考古学家寻找地球上的史前文明片段,都注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