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棵苹果树 一棵树开白花, 心里想到你,就有了响动。 另一棵树步态磨蹭。 容不得一点儿杂色。 这有限的好, 看得见的和说不出的 皆为食者所得。无限缩小了 耕种者匍匐于土地的姿势。 有清风吹来, 苹果树的心胸落在了明处。 贫乏的词语并不能写出这狭小 这偏缺。写不出这无言世界里的 错过与深陷—— 每一处甜甜的气息, 都陷入过客、星星,陷入 “就此珍重”的低回。 如
如何让意志与生命在一个瞬间突显悖论、聚焦矛盾的能力?这的确需要强劲有力的思辨头脑,晓雪就是一位具备这种能力的诗人。她是一位具有超级语言透视力与融渗力的诗人,也就是说,她的语言一旦置于时代场景、世间万象、历史景深和心理现场,总能迅即将其抽离为一个个关键语词,通过语义及其语言信息的重新编码,使之在悖反、归谬、吊诡的逻辑演绎中,呈现出入木三分的情景效果。就晓雪这组《斜阳暮色里流逝的秘密》诗歌而言,类
在对于物质媒介感觉终止的地方,诗才真正开始。诗是心灵的艺术,它摆脱一切物质媒介的束缚,获得深远的情思空间。由于心灵化程度很高,所以诗是云中之光,水中之味,花中之香,女中之态,唯能会心,难以言传。诗是一种无言的沉默。沈德潜《说诗晬语》说“情到深处,每说不出”;陶渊明《饮酒之五》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刘禹锡《视刀环歌》说“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周易》说“言不尽意”,都是切中要害之
中国新诗自发端起,就在“变”与“常”的碰撞和纠缠中探索进路。时至今日,众声喧哗之下的诗坛衰弊丛生,处境尴尬。如何处理“变”与“常”的关系问题,仍然困扰着新诗的理论和创作实践。在新的时代语境下,让这一历久弥新的话题再次出场,将其纳入现代诗学理论建构的高端视野,重新激活并赋予新意,展现出为中国新诗振衰起弊进行理论突围的一贯努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对新诗“变”与“常”关系的观照,是辨认和清
写 照 我全部的光明加起来也不能 照亮一只蚂蚁的道路 我全部的黑暗加起来也不能 遮蔽一粒石子的光芒 我全部的故事加起来,也 形成不了一个故乡 为此,我从不敢向这个世界 露出一丁点儿灵魂 好日子是安宁的 一大早你就叫我放下手里的 活儿去你那儿看你 种下的瓜果蔬菜和玉米 我犹豫不定。我手里 还有很多活儿没干完 心里不那么踏实 我哈哈一笑说,兄弟,我 一生的物质加起来
我这大半生 我这大半生 似乎只做了两件事 写诗 却不愿当诗人 这样 就算李白抱着半坛老酒 踏歌而来 我也可以气定神闲地说 不喝 当然我也经商 但不是为了谋生 所以 虽然做了几十年的乙方 但就算马斯克敲门 我也可以避而不见 至少 你要先喊声老师 我才会起身开门 天亮了 天亮了 我的只有一岁大的猫咪 一直整夜陪着我 偶尔打个盹儿 但始终不肯离开 床头沙发的靠背 我一直奇
情 书 我和你一样独处 白天与夜晚一样安静 一年仍有四季 蒙面的冬天更加漫长 道路和天空越发宽阔 熙攘的人心从未改造 河水还在石上流淌 石头那么多棱角多像你尖尖的指甲 从前的小村多么遥远 如今的你就在马路对面 蓝天白云也多么遥远 我却只能远远相望 划伤的永不止河水 汲水的人也已永不再来 我爱你,爱你的流言 越来越逼近真相 绕不过去 曾经驱车远游 设想 很多山水
收获核桃的女人 一个,举着长木棍,打核桃 另一个,提着塑料桶,捡核桃 青青的核桃皮裂开,露出淡褐的果核 淡褐的果核饱满,新鲜如满月的婴孩 收获的饱满,让妯娌俩无暇说笑 这个下午,阳光也不再暴烈 我无法抵御这诱惑 捡拾起一颗颗生命的时光结晶 九月啊,阔时艾肯村的九月 我们各得其所 她们收获的,是一年劳作的美满终点 而我,拓取了其中最丰富、神秘的片段 拾秋的女人
凤 兮 进凤凰山。谁不想邂逅一只凤凰 干一场惊天美事 没有凤凰。攒云峰下的玻璃桥 像一只凤凰 铺开长222米的身躯,宽4.8米的翅膀 邀请我们,看它126米的深渊 佳人们胆战,只剩心跳 恐高的人在它背上心碎 在它身下,卑微到底 几十年在鸡窝里沉浮。凌晨就打鸣 天亮就找食,我已经忘了 高不可攀的事物 这一生,走过太多桥 只有这座桥,让我鸣叫了一下 想起了,涅槃这
去那里 去那里,那里或有 小商铺打盹如趴伏的幼兽 穿过落满椭圆栎子的郊林 闲静的剥壳厂和老仓库让开 一条坑洼的煤渣路 拉着作物的牛车,缓缓地 抖落红色的土,甜美的土 去那里,那里远在 街市之外轻拂如叹息的风里 旧花圈仍过着闪烁的节日 鬼针草像顽童抓住裤脚央告 一次新生的旅行 咧着黄齿的野菊,摇摇地 调笑同行的人,错落的人 去那里,那里可能也正 翻着田陌土岸去另一个那
读车信昱的诗,能够鲜明地注意到诗人所构造出的一个“不满足的自我”。在他的诗作中,无论是作为内在自我的“我”,还是作为外化自我的“你”,都成为诗人凝聚整首诗的凝结核。第三人称被相当程度地弱化了,诗行的展开以一种“我”生命内部的内在回荡或是“你”与“我”之间的某种私密倾告的方式得以实现,显得缠绕、绵密而迂回。诗人的情绪在以具体形象对模糊经验的对象化中得以一步步搭建起来,并且往往通过一个随之
车信昱的诗俊逸不暮气,深稳不虚浮,作者告诉我这组诗中有几首写于中学时期,才气诗心令人惊叹。当许多青年诗人正苦心于意象营造时,车信昱已经明白音乐的重要性。“窸窣的绿叶是天幕的伴娘,向我走来时,/你的脚步声竟是钢琴弹不出的绝响。”这两行诗中,“娘”与“响”押韵,嘹亮的声音的呼应,绝不是只服务于耳朵,而是赋予意象以光彩。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也写过:“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在路中间有块石头 有块石头在路中间 有块石头 在路中间有块石头 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件事 在我视网膜的脆弱的一生中 我永远也忘不了在路中间 有块石头 有块石头在路中间 在路中间有块石头
这是一首表面呈现安静、寂寞和神秘的诗。然而,她的内核好像凝聚了几吨的声音,当你细读它,那些沉睡的声音瞬间就会醒来,打破一首诗表面的沉默。 有一个我在诗外,是诗人,或不是。这个人一直在发出追问之声。在雪夜,她有她巨大的期待,心里住进了一个天使,她好像累了,或发现了这里的美,多想停在这片林边,不再离开。她开始问,“这是谁的树林/我想我知道/他的房子在村中”。她又好像在逃避什么,“他不会看见我停驻在此
苏历铭的诗氤氲着一种轻轻的忧伤与淡淡的哀愁,很像早晨一缕阳光挂在脸上那种似有若无,缓缓地沉潜。他的诗穿透你时,疼且感受不到刀锋。 这是沉静者之思,也是矛盾者之思;是沉静者停下来的诗,也是矛盾者重新出发的诗。 诗人选取了希尔顿大酒店的大堂,作为诗意达成的现场。而诗人“富丽堂皇地塌陷于沙发里,在温暖的灯光照耀下”,在静等“约我的人坐在对面”。 过客匆匆,难得有片刻的止息。任时光在暖暖的灯光照耀下
这是谁的树林,我想我知道。 他的房子在村中; 他不会看见我停驻在此, 凝望他覆盖着雪的树林。 我的小马一定奇怪 为何停驻,并无一座农舍。 在树林和结冰的湖水之间, 这一年中最黑的夜晚。 他摇晃了一下铃铛, 询问是否有误。 除此之外唯一的声音 是舒缓的风和轻柔的雪花。 这片树林可爱,黑暗,深沉。 但我还有诺言要遵守, 得赶几英里路才能安睡, 得赶几英里路才能安睡。
我觉得这首《在路中间》,有一种很诱人的气质。她似在吸引你进入,并细读她。她似乎也乐意走近你,与你撞个满怀。 好诗一般都是诗人在面临某种危险之境时才会领受得到的语言或语义呈现。这首诗显然是诗人化解了一次心灵或现实的危机,实现了关于一首诗唯美的悖论般的诗意建设。 一是这首诗有可感的形式,让我深陷一种有意义的节奏。 读一首诗就是踏上一段旅程。玛丽·奥利弗在谈到对诗的理解时说,一种有意义的节奏会邀请
富丽堂皇地塌陷于沙发里,在温暖的灯光照耀下 等候约我的人坐在对面 谁约我的已不重要,商道上的规矩就是倾听 若无其事,不经意时出手,然后在既定的旅途上结伴而行 短暂的感动,分别时不要成为仇人 不认识的人就像是落叶 纷飞于你的左右,却不会进入你的心底 记忆的抽屉里装满美好的名字 在现在,有谁是我肝胆相照的兄弟? 三流钢琴师的黑白键盘 演奏着怀旧老歌,让我蓦然想起激情的年代里那些
早 夏 夏夜的岭南有深秋跳动的节奏, 把握不清界限的质地,或者听不到 偶尔鸡鸣的梦呓。 也许会追索起时光扭动的影子, 邕江新鲜而沉郁,童年的陀螺 在升起的月亮里旋转,暴风雨来了, 中年的沉静。荔枝竖起硬壳。 白天的傲慢洗尽尴尬的旗袍, 开衩过高或者线条过于修长, 都抵不过烟雾缭绕,隐约地, 会有慌张偷偷刺痛水墨的神经, 如日中天,但不适宜说话。 2020年5月23日 夏
内蒙古乌兰哈达火山 褐黑石子压着奔跑的火 深入草原内部,发现沸腾的冷漠 地球转来新知,冒出 一批手艺人:任何播撒,都会有收获 火焰在心灵史之外舞蹈 脱口而出的能量,如闷倒驴酒 横扫混沌之初 在琅勃拉邦 你的名字念三遍,就变成音乐 ——“琅勃拉邦”自带声韵 弦弓弹在棉花上,好听! 朝雨下的佛寺,僧侣匆匆出没 水滴淋湿心中的王 布施者播出前世今生 初夏夜晚,湄公河静心修行
秘 密 藏起来的秘密就是花朵, 我在奔跑的路上耕耘。 这肥沃的土壤 有多少人活着,仅仅为了土壤 生根,发芽 成长避不开的,囚笼 可有什么比得上 我们爱成了秘密 它们一朵朵,孤零零地 扮演折叠成骨朵的样子 2022年5月27日 过去这一年 三个字在我心里住了 过去这一年。我所有的行为举止 时不时发出铁与铁摩擦的声响 当他们在心海碰出火花 刺伤我眼睛,我才看见 这三
小 雪 先下一些小雪,覆盖在纸上 你可以忽略 那些被雪盖住的麦芽,或者 被风吹落的叶子 如果不巧,它压住句子的某一部分 一个字,一句词 而让你产生歧义 不要问我为什么。也不要把白雪翻开 试图读懂那些秘密 如果雪下得更大一些,需要更厚重的形容词 去描述 那时,我只希望你睁开美丽的眼睛 认清一生的清白 早 晨 多好的早晨 有点雨 多好的早晨 布谷在叫个不停 多好的
家 谱 四月的家谱,提前回潮 雨水从深山下到宗祠 草木静穆,野花凄迷 在干净的时辰里腾出一尺荒地 修谱的春风,和我们一起 在打滑的山冈祭祖 家谱上的秧田紧跟池塘 池塘之上是坡地 坡地之上是深山,深山之上是苍天 苍天之下,姓氏的血缘 与水脉一起流淌 与万物一起繁衍兴衰 夜凉如水,月光劈开一条小路 堂屋在家谱里反光 先人回到牌位之上。灶火渐熄 木梁轻叹,农具发
花 一月份有几天不能睡懒觉 妈妈顶在头上带来的 十二匹月光 得一针一线剪下来 洒在花上 香气能把整个屋子震起来 一月份有几天 黄色花蕊穿着白裙 母亲像晨曦一样到来 星光像宫女一样悄悄跟在后面 梦 睡醒去里间 看到睡在妹妹那头的妈妈的后背 我跑过去 大喊“妈妈”抱住了她 怀里是一大捧被褥 我抱着被子放声大哭 六年了 连梦里都再见不到的 我的妈妈 谎 带着痴
我曾—— 我曾看见有人回过头来 成为父亲老去的样子 我退到城市,害怕他看见 我在后山拾起的果实 我曾成为父亲 在墓地里哭泣,低头唱词 像中年的赎罪,高过滴水的纸花 我曾梦见苦楝树花落 父亲在树下说着花的语言 不再追着我打,也不再 被锯齿插中右眼 父亲正在砍树 身体里倒出了一场大雨 苦楝树倒在地上 我被父亲一次次叫醒 陋室铭 墙角,琴声蛰伏。 苔藓驻守花瓶
护 坡 江水在冬季瘦去,江面收缩 两位农民工,沾满泥灰的手套 拎着灰桶和瓦刀 身子前倾,在方块护坡上 勾缝:修补护坡的裂缝 以江水混合砂浆水泥 古老的长江在他们背后流淌 两岸的芦苇,白发苍苍 流水带走本该流逝的 也不是毫无挽留 从江对岸望过来 你能望见:两个灰色身影 如标点,在长江坡堤 静止或移动 春天在歌唱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位好姑娘。” 披一床
福建霞浦入海口狭湾 此处,宜于观看早晨海上日出 但我们到达时,恰是黄昏 潮水白天已退去,尚未再次涌上来 光线从我们背后穿过,向东投下 变形的人影。我们这群刚刚暂时脱去 尘网之人,对着自己的影子欢呼 有人升起了无人机,手机不停地拍 我看到这狭长形的沙泥上 除了沙,除了泥,一些细流仍在流淌 还有一些石块裸露着,也可能会有一些贝类 它们呈现出非沙非泥的颜色 转眼有一些活物进入眼睛
一年之计 春雨歇歇停停,雾把景 动画成莫测的脸谱 破碎而深远 似乎是神在给初生的万物 剪辑片头,或留存灵魂 道路仍然尽心尽职在引诱 凸凸凹凹深深浅浅 忽明忽暗在朦胧里 纵横的野坡野崖上,还阳草的表情 树木新绿的桂冠 也是不担心遭算计的模样 哦,当然,为清明节献身的 自有那些发不了芽的木头 烟迹斑斑的土屋 常走出勤劳之人 耕者弯腰弓背,与地同默 抽烟,榨自己的汗
守塔人 塔,顶住了下垂的天空 傍晚,他一步步上山、登塔 一如既往,成为 小城每夜最高位者 他喜欢甩掉保安服 凭栏远眺 看城市在他脚下 跌进夜色 然后熄灯,躺下 觉得自己镇压了一方疆土 明前茶 所有的痛苦 只为这一刻的相遇 她的标签: 强摘之婴儿,雕琢之雀舌 以烈火煎炒修身塑形 流尽所有的泪花 却让乳香淤积体内 闷罐封装于黑暗的囚笼 至相逢沸水 唱出自己的挽
青石榴 苍茫的绿暗下来 沉入满腹心事的夜色里 透明的白撑开天使的裙裾 寻觅黑亮的眼 渴望诉说衷肠 晚风来回奔波 却传递不来一个准确的消息 人们匆匆而行 没有人关心一场错过 泪水飞速滑落 打湿这仲夏夜 一万只时光的脚 幻想这不可言说的一刻 化为一段隐秘的往事 多少次出现过的遗憾再次出现 孕育成一树青石榴 在沉默中走向终点 栀子花 一整夜过去 白色花瓣上的笑容消
邂逅沙雅 在塔里木河岸上 在一棵千年胡杨树下 我们挤在荫凉里 往东往西望望河水 听着克里木唱给母亲河的歌 歌如流水 水似欢歌 手持一把沙雅刀 剖开一个大西瓜 透熟的红灿灿的瓜瓤 像两盘炙火的骄阳 到处是红柳 没有羊肉 头顶的烈日炙烤着我们 这火红的果肉却能防暑 我垂涎的口水和着瓜瓤的甜水 滴淌在脚下的盐碱地 钻进了胡杨的根脉 渗进了塔里木河的河床 塔里木河边的
把小镇种在川西高原上 用煨桑炉的烟霭炮制肉身 山神锻打骨骼,站在高处 转山也转水 在阿坝州金川县,绰斯甲河从天而降 土地打通经脉,小镇沿着河边 长了出来 观音桥镇离天空很近 去往观音庙的台阶也很陡 四面八方的朝圣者远道而来,他们 一步一叩,没有人回头 在观音庙 朝圣者起个大早 木鱼声绕过青烟,敲醒沉睡的风声 风伏在石阶上 一边叩拜,一边扯起云絮 通天的石阶九十九道弯
故 园 给往事一次倒叙的机会 在寒风中,岁月迈着细碎脚步 迎接久违的旧物低调归来 晨祷遮蔽大地的年少容颜 妄图赎回被夜幕抢夺的宁静 命运之绳断开,光明也失去倚靠 钟声喑哑,故园一片空寂 树影为浮世辩解,微尘已放弃漫游 接济更多没有身份的生灵 我预想十年后的自己将成为何人 腹 地 在初夏的南方,没有什么 比光芒更加重要。我只是 暴雨的纽带,从云端的通道 一
在鱼子溪公园 春天刚到,你就把自己放空成 湿地公园1300亩的风景 阳光在向上的湖水中 把天空叫醒 浮云在水里,游鱼在天上 白头芦苇在微信照片里兀自倾诉 入声的古音一路上扬 舌尖翘起的刹那,春光乍泄是 一城的酒香弥漫 紫薇尚未成荫,思想的蓝 高过天空 小黄鹂在你陡峭的身后,我凝听它 颗粒状的鸣叫,由粗糙而光滑 由苦涩而甘甜 你在鸟鸣中丢失的 正一点点回溯,拾回紫薇与
梦幻菠萝园 阳光一再催促 百鸟唤醒菠萝园的清凉 放牧雾气的羊群流连此处 雪白的沉默,一定封印了 数不清的秘密 菠萝叶片上跳跃的音符 若有似无 吹笛而下的该不是仙子吧 雾气氤氲,菠萝的海瞬间如梦 四野多么静谧 我唯一铭记的只是菠萝的香气 菠萝女孩 乳白色的雾在鹧鸪声里隐匿 橡胶林捧着无数的露珠 昨夜走失的星子,再也藏它不住 菠萝女孩握住菠萝果 用力一拧,果柄裂开
卑微的影子,踮着脚尖 一路艰难长途跋涉 终先于身体到达高高的山顶 匍匐着向神灵祈祷 渴望拥有温暖的 血液、坚硬的骨骼以及 完整的灵魂 肉体用一小截 透明藤条抽打跪倒在地的 影子,想要逼它 亲口说出背叛的供词 画 屏 孩童手握鹅毛笔,轻轻掠过幕布 星辰从漆黑大海缓缓 升起。玉兔搀起明月公主 流淌的花香引得蓝蝴蝶闯入 在淡淡青苔的石阶上 翩翩起舞 雷电密集 低垂的
天空蓝得像图片 风到来时,树叶在跳舞 骑自行车的人正在拐弯 我摔倒在童年时代的一条街上 自行车压在我身上 一定有什么在此时与我擦肩而过 天空此刻蓝得神秘莫测 一只喜鹊目睹了一切 它用叫声还原了过去的生活场景 正午阳光激越地覆盖了一切 仿佛它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 感到厌倦,猛地松开了命运的手 窗 外 一只喜鹊飞出鸟巢 然后是另一只 麻雀叫着飞上飞下 一辆停靠
风继续吹 半生的是非曲直,像山脚下的湘江 是时间逶迤的证据之一 偶然中的自然而已,或倒过来说 风继续吹,梳理山巅,日益秃顶 在半山亭歇一歇 有人上山或下山,我眼中的过客 都有一张隐藏内心的脸 一棵棵树后面,更准确地说 一张张在风中的光影 不停地颤抖,甚至翻转的树叶 都饱经风雨,然后落下 踩在上面越响,世界越安静 也许还有安慰 风继续吹,更多的草倒伏 比树更顽强地紧贴地
人如荷花 荷茎细细的,顶出水面 粉荷、白荷,角逐皇后 秋风,吹黄了绿叶 吹落了花朵 寒冬,残荷成残骸 荷的根,却扎入淤泥 人如荷花,走不出季节 领略了风雨暑寒 也开过艳丽的花 结了莲蓬的果 一个人,就是一枝荷 轰轰烈烈,又无可奈何 从樱花下走过 春雨一洒,满树花儿开了 粉妆仙女亮相,唇红齿白 彩色水墨,渲染诗意 我从樱花下走过 满身氤氲芬芳 摇身一变,成了花痴
人在孤独的时候可以看看西尔万·泰松的书《在西伯利亚森林中》。这本书的中文版是周佩琼翻译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按照我个人的“固执己见”,我向来是反对这种梭罗式隐居生活的——有道理,也可能是强词夺理——但是西尔万·泰松是欧洲探险行会会长,探险算是他的正当追求。这么看来,情形就不一样了。众所周知,常人选择和异人选择从来就是不同的,关键在于你是把自己当做常人还是异人。如果你是异人,我的反对便没有意
埃兹拉·庞德在后浪漫主义的地基上,搭起一座通往现代诗歌的桥。这座桥的一侧是古希腊的众多神祇,绚丽的色彩,高亢的激情,另一侧则是重叠、饱满而有现实质感的意象,断裂、拼接,偶尔反复的富有节奏感的句子。他带领无数人走上这座桥,自己也在亲手营造的这座桥上徘徊了很久。但如果仅仅只是徘徊于这座桥上,他也只能与这座桥一起,最终成为一张历史的老照片。而庞德之所以能成为超越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大诗人,原因就在
立 夏 绿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 槐荫凉小院,荷影映横塘。 柳线丝丝秀,榆钱串串黄。 残红无意去,诗客自彷徨。 冬雪梅香 朔风催物寄幽怀,窗外暗香梅雪白。 欲借林逋诗祖笔,横斜疏影任情裁。 小 暑 小暑伏天至,林荫莺鸟藏。 翠竹先觉雨,菡萏已闻香。 断续蝉声远,斑驳柳影长。 草亭幽径隐,临水夏风凉。 雪后郊外 寒云一抹流冬岭,雪没野滩横漏舟。 冰水溶溶风点破,炊烟袅袅
咏 荷 菡萏婷婷映流云,清波浮动雨后新。 蜻蜓蹁跹戏花蕊,冰肌玉骨乃虚心。 咏 菊 北方矮菊路边生,赏心悦目助人行。 不与百卉争娇艳,秋深至死不落英。
临江仙 爱携诸人湖上饮,悠悠不尽欢娱。匆匆别后雁云疏。重逢人半老,情义不如初。 松水镜泊不太远,奈何也是江湖。经年光景竟何如?鸠风蕉雨劲,哪管落花无! 大江东去 今宵痛饮,管明朝何处,余皆什物?千古悠悠成往事,空想宜藏休吐。四水横烟,一峰独秀,镇日听风雨。江山无病,晚生前辈频涂。 旧梦屡入难驱,五方前朝印,十卷秋风书。欲泻胸中冰与炭,奈她殷殷不去。那日
秋 望 尽望长天留雁阵,凭栏去水见秋纹。 还怜孑影在今夜,独对空山瘦几分。 秋夜独酌 小窗凉透酒三巡,独酌秋风少故人。 霜鬓何愁多白发,且聊奋楫渡遥津。
简介:穆木天,原名穆敬熙,1900年3月26日生于吉林伊通。1918年天津南开中学毕业后去日本留学。1920年考入日本京都第三高等学校。1921年加入创造社。1923年入东京帝国大学读法国文学。1926年回国,先后在广州中山大学、北京孔德学院、天津中国学院任教。1927年出版诗集《旅心》。1929年去吉林大学任教。1931年到上海,加入左翼作家联盟。1932年与杨骚等发起成立中国诗歌会。1937年
雨 后 穿上你的轻飘的木屐 穿上你的轻软的外衣 趁着细雨濛濛 我们到湿润的田里 我们要听翠绿的野草上水珠儿低语 我们要听鹅黄的稻波上微风的足迹 我们要听白茸茸的薄的云纱轻轻飞起 我们要听纤纤的水沟弯曲曲的歌曲 我们要听徐徐渡来的远寺的钟声 我们要听茅屋顶上吐着一缕一缕的烟丝 我们要瞅着神秘的扉开在灰绿的林隙 我们要等过来了跣足的牧儿披着蓑衣 我们要等河上凝着的淡雾慢慢地卷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