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文丹(1989-),博士,九三学社社员,自然资源部热带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及广西北部湾海洋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学术骨干,主要从事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工作。主持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科技部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项目3项,参与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Ecology and Evoluti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体质量分组兴义矮脚鸡肠道菌群及其网络结构特征,鉴定出与鸡体质量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养鸡业促生长益生菌的发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同批次的110羽兴义矮脚母鸡群体(16周龄)中选取体质量最高的20羽组成HWC组(1.12±0.05 kg),体质量最低的20羽组成LWC组(0.74±0.05 kg),采集肛门粪便样品检测16S rRNA序列V3~V4可变区,利用Mothur
摘要:【目的】基于微生物16S rRNA测序技术探究3种贵州地方鸡的盲肠菌群结构特征,鉴别不同品种鸡盲肠富集的特定菌群,从肠道菌群角度解析地方鸡遗传资源特性,进而加深对贵州地方鸡肠道菌群特征的认识。【方法】选取3种贵州地方鸡(乌蒙乌骨鸡11羽、黔东南小香鸡12羽及瑶山鸡12羽),采集盲肠内容物样品检测16S rRNA序列V3~V4可变区,通过QIIME计算鸡盲肠菌群Alpha多样性,以主坐标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饲养方式对南江黄羊肠道菌群结构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为开展南江黄羊集约化舍饲养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3月龄南江黄羊公羊32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6只,分别进行放牧饲养(FMGF)和圈舍饲养(SSGF),预饲期7 d,正饲期60 d。正饲期第60 d每组随机选取6只南江黄羊,无菌采集直肠粪便样品,通过Ilumina HiSeq探析不同饲养方式下南
摘要:【目的】探索罗汉果渣、豆腐渣、红薯皮和芋头粉4种组分混合渣发酵料替代部分日粮对广西富凤麻鸡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同时评估混合渣发酵料替代日粮的最佳比例,为混合渣发酵料在鸡养殖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定60日龄广西富凤麻鸡(母鸡)20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5羽,使用罗汉果渣、豆腐渣、红薯皮和芋头粉混合渣发酵料分别替代5%(R5)、10%(R10)和15%(R15)日粮,以全日粮为对
摘要:【目的】明确一点缀螟[Par alipsa gularis(Zeller)]幼虫肠道细菌组成结构与多样性并预测其功能,为后续挖掘该害虫肠道的功能菌及制定其综合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省保山和芒市一点缀螟种群为研究对象,利用传统分离培养法并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个地理种群一点缀螟3龄幼虫肠道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和测序,分析其组成结构与多样性,并通过KEGG代谢通路分析不同地理种群一点
摘要:【目的】探究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对花鲈(Lateolabraxmaculatus)幼鱼生长性能,消化、免疫和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为丁酸梭菌在花鲈鱼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花鲈幼鱼为试验材料设饲料中丁酸梭菌添加量为0(D0,对照)、0.25%(D1)、0.50%(D2)、1.00%(D3)、2.00%(D4)和4.00%(D5)6组,投喂花
摘要:[目的】探究饲料中添加黄连素(BBR)与聚β-羟基丁酸酯(PHB)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反季幼苗生长、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为BBR与PHB在大口黑鲈配合饲料中的应用和大口黑鲈反季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口黑鲈秋苗(体质量130.34±0.26 mg)为试验材料,以投喂基础饲料为对照(CK),B、P和MIX组分别投喂饲料B(1%o BBR)、饲料P(1
摘要:【目的】探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黄芪多糖对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以期为黄芪多糖在黄喉拟水龟饲料中的应用及黄喉拟水龟的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初始平均体重为128.36±1.80 g的黄喉拟水龟随机分为5组,分别投喂黄芪多糖含量为0(M0,对照组)、0.25%(M25)、0.50%(M50)、0.75%(M75)和1.0
摘要:【目的】揭示外源茉莉酸(Jasmonic acid,JA)对脂氧合酶基因LOX3敲除水稻株防御响应的影响,为利用外源JA等激发子提高农作物因抗性相关基因丧失导致的水稻防御响应降低问题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感病粳稻丽江新团黑谷(LTH)及其LOX3敲除水稻株系(Alox3#1、Alox₃#10和Alox₃#20)为材料,开展水稻株高、分蘖数和百粒重等表型分析、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氧(R
摘要:[目的】克隆蜻蜓凤梨成花素基因AFT3,并鉴定其生物学功能,为深入解析凤梨科植物开花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克隆A/FT3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探究其在低温(18℃)、常温(25℃)和高温(35℃)及外源乙烯处理下的表达情况,采用农杆菌浸花法将AFT3基因转入拟南芥,观察转基因植株表型,通过异源表达预测其生物学功能。通过酵母单杂交试验初步鉴定其启
摘要:【目的】测定番石榴果实发育过程中的抗坏血酸含量,并分析番石榴抗坏血酸合成酶基因的表达特性,为后续深入挖掘果实抗坏血酸合成调控机理及选育优质番石榴品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番石榴品种珍珠果实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果实发育(花后10~130 d)过程中果肉(鲜重)中抗坏血酸含量及单果抗坏血酸总量,并从番石榴基因组数据中挖掘其抗坏血酸合成途径酶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表
摘要:【目的】通过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有棱丝瓜早熟性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为早熟丝瓜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高代自交系有棱丝瓜LC034(?)和LC052(6)为亲本构建6世代群体,采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离法分析有棱丝瓜的4个早熟相关性状(第一雌花节位、始花期、第一坐果节位和始收期)遗传规律。【结果】LC034的4个早熟相关性状均极显著低于LC052(P<0.01)。F₁、BC
摘要:【目的】探究高温胁迫下喷施外源化学物质对水稻颖花能量水平的影响及其与水稻耐热性的关系,以期为水稻的耐热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常规籼稻高温耐性品种广陆矮15(GLA15)和高温敏感品种绵恢101(MH101)为试验材料,减数分裂期以叶面喷施清水为对照(CK),设5个外源物质喷施处理:0.15 mmol/L蔗糖(Suc)、25 mmol/L阿卡波糖(Aca)、10 mmol/L水杨酸(SA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大豆品种幼苗对低磷胁迫的响应,为耐低磷大豆的筛选和育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3个大豆品种[黔豆11号(Qd11)、商豆1013(Sd)、牛毛黄豆(Nm)、中黄13号(Zh13)、七星1号(Qx1)、华春6号(Hc6)、中黄30(Zh30)、华夏3号(Hx3)、矮选(Ax)、华夏2号(Hx2)、绥阳豆(Sy)、中黄301(Zh301)和中黄61(Zh61)]为试验材料,
摘要:【目的】探究KOH改性烟秆生物炭对铅(Pb)、镉(Cd)复合污染土壤中烤烟Pb、Cd吸收的影响,以期为利用烟秆生物炭改良重金属污染土壤及降低烤烟重金属污染风险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采用盆栽方式模拟Pb、Cd复合污染植烟土壤环境,设Pb、Cd复合污染浓度(PC)与生物炭用量(T)2个因素。Pb、Cd污染浓度分别为0和0 mg/kg(PCO)、30和500 mgkg(PC1)、60和1000mg
摘要:【目的】筛选出对生姜青枯病病原菌具有较好拮抗效果的芽孢杆菌,并优化其发酵条件,旨在为丰富生姜青枯病的生防芽孢杆菌菌种资源及生防制剂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打下理论基础。【方法】以生姜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生姜青枯病菌为靶标,通过稀释涂布法和抑菌圈法从中分离并筛选出能高效拮抗生姜青枯病菌的芽孢杆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拮抗菌株的分类地位;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拮抗菌株对生姜青枯
摘要:【目的】明确余甘子果实斑点病的病原菌种类,了解其生物学特性,筛选有效的防治药剂,为余甘子果实斑点病的科学诊断和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余甘子产业园种植基地采集发生斑点病的余甘子果实,采用组织分离法对余甘子斑点病病果进行病原菌分离,通过形态学特征和基于多基因(ITS、TUB和EFl-α)的系统发育进化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采用针刺接种法测定病原菌菌株的致病力;采用菌丝
摘要:【目的】通过对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iurcellata(Wolf)]毒液丝氨酸蛋白酶(Serine protease,SP)基因E/SP2的克隆、序列分析、表达谱分析及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解析EfSP2蛋白的功能,为ESP2基因的分子特征研究及功能注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叉角厉蝽唾液腺转录组中获得E/SP2基因序列,利用PCR技术扩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赤霉素处理方式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生长动态及品质的影响,为筛选较优的赤霉素处理方式及提高阳光玫瑰葡萄的产量和质量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10年生V形架自根阳光玫瑰葡萄为试验材料,设拉穗+无核保果+膨大处理(T1)、无核保果+膨大处理(T2)、膨大处理(T3),清水处理作为对照(CK)。研究4个处理下果实生长动态变化,测量拉穗处理0、12、24 h和3、7 d后的花穗长度;测定成
摘要:【目的】研究激素和蔗糖对番茄子叶节位侧芽萌发和生长的影响,为培育番茄接穗双头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子叶节位易萌发侧芽番茄TZ1502和不易萌发侧芽番茄TR1525为材料,通过比较打顶后内源激素含量、相关基因表达量变化,以及外源激素和蔗糖喷施对子叶节位侧芽萌发生长的影响,从激素水平和基因表达的角度探讨番茄子叶节位侧芽萌发的调控机理。【结果】打顶后2种番茄的IAA含量和生长素转运基因PINI
摘要:【目的】研究植物工厂中不同LED光质对番杏植株生长及营养物质积累的影响,为筛选适宜番杏植株生长的最佳光质及番杏的优质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种植在植物工厂中的番杏为试验材料,设置白光为对照(CK)及不同比例红、蓝光(R2B8、R5B5和R8B2)4个光照条件处理,处理后45 d,测定番杏主根长、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和含水量等生长指标,测定光合色素含量与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P.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生物引发条件对番茄冷胁迫下种子活力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为番茄的反季节露天栽培提供可行性方案。【方法】以番茄种子种都红运为试验材料,哈茨木霉和荧光假单胞菌作为引发剂,设5个处理:未引发处理(CK);哈茨木霉和荧光假单胞菌的1×10⁷CFU/mL的孢子液(T1处理)和发酵液(T2处理),1×10⁶CFU/mL的发酵液(T3处理)及无菌过滤液(T4处理)引发,回干后测定种子萌发指
摘要:【目的】筛选鉴定抗枯萎病香蕉品种宝岛蕉的早花突变体,为进一步利用突变体株系选育适应性更广的香蕉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多代组织培养繁育结合田间种植对比试验,依据生育期短、抗病性强、株高矮、株产高和遗传稳定筛选目标,从宝岛蕉早花突变后代中筛选优良株系,以宝岛蕉为对照,按照香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对优良突变株系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等进行观察鉴定,测定分析植株球茎生长点部位碳、氮营养累积以及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烘焙次数对美人茶风味品质的影响,为美人茶烘焙工艺优化及品质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室内自然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2种方式制成的金萱和青心大有美人茶为试验材料,采用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检测对不同烘焙次数的金萱和青心大有美人茶进行品质分析,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方法对烘焙美人茶的挥发性物质进行鉴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毛木耳种质的氨基酸组成及营养差异,为合理开发利用毛木耳资源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测定6份毛木耳种质(SH、QB、CB、FS、HY和CF)的氨基酸和常规营养成分,基于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利用氨基酸比值(RAA)、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等指标综合评价营养差异。【结果】6份毛木耳种质均含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4.139~6.314 g/100 g,以QB的氨基酸总量最高,且
摘要:【目的】探究室温条件下多酚处理对甜樱桃采后品质和活性氧(ROS)代谢的影响,以期为保持甜樱桃果实品质和延长货架期提供新途径。【方法】选用4种多酚单体酚(咖啡酸、儿茶素、绿原酸和原花青素)处理甜樱桃,以去离子水处理作为对照组,测定在20℃室温贮藏过程中(0~10 d)甜樱桃果实品质、ROS、非酶抗氧化剂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等指标的变化,并对多酚处理后甜樱桃品质与抗氧化系统相关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