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藏粮于技”战略自正式提出以来,围绕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以保证耕地数量和关键技术供给为发力点,有力增强了我国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粮食安全的追求逐步向种类多样化、营养多元化和高质量保健康方向发展。大食物观就是遵循满足人民这一追求的目的提出,也应该是深入理解“藏粮于技”的新视角。基于此视角,探讨新时代“藏粮于技”新内涵、
摘要:功能性食品与保健食品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但二者并不能简单地画等号。保健食品作为一个食品类别,在我国有着明确且严格的管理规定;相对应的,功能性食品有着更加广泛的范围,功能性食品更适合作为由具有某些功能特性的食品组成的综合概念,而不是特指某种特定的食品。将功能性食品定义为除了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营养和满足人们对美味的需求之外,更加强调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的食品。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政策体系以及国内外现有
摘要:SDS沉降值是小麦品质育种的一项重要指标。对145份小麦品种的SDS沉降值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染色体3DL 末端鉴定到成簇的显著信号,结合peak SNP 的位置与LD 衰减距离锁定587.514~589.514 Mb为候选区段;利用重测序数据(http://wheat.cau.edu.cn/WheatUnion/)发掘该区段内候选基因的变异位点,再对SDS沉降值的候选基因进行关联分析
摘要:氮是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对于西瓜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为阐明西瓜响应低氮胁迫的作用机制,对连续低氮胁迫下西瓜的表型变化进行分析,并利用Illumina Novaseq平台对3个氮素水平(CK、N1、N3)处理下第15天的西瓜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低氮处理促进了西瓜地下根系伸长,但对地上植株长度和地上鲜重有明显抑制作用,处理后植株表现出地上部矮小的症状。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在CK/N1
摘要:为分析北苍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16个居群158份北苍术种质为研究对象,分析13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多样性指数,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用Structure 2.3.4软件解析群体遗传结构。结果表明,158份北苍术种质的13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0.63%~89.54%,其中茎数的变异系数最大;Shannon-Wiener多样性
摘要:为了更加客观、系统地评价不同花色和等级的白茶产品,以白茶标准样为试验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检测技术,对不同花色及同一花色不同等级的白茶标准样品的儿茶素、茶氨酸等主要化学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等级的降低,毫
摘要:为探究老班瑶药鸭脚风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系统进化以及密码子偏好性,以瑶药鸭脚风为研究材料,对瑶药鸭脚风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和组装。结果表明,鸭脚风的叶绿体基因组由大单拷贝区、小单拷贝区以及2个反向重复区组成,全长156 532 bp,包含123个基因,分别为8个核糖体rRNA基因、29个转录tRNA基因和86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共检测到84个SSR位点。密码子偏好性分析显示,鸭脚风的叶绿体
摘要:为提高发酵菌株的木糖利用速率,以嗜热毁丝霉为体系,利用遗传学手段及转录组学技术,探究丝状真菌嗜热毁丝霉木糖代谢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在嗜热毁丝霉中,转录因子XlnR能够正向调控木糖代谢和转运以及半纤维酶的表达,是木糖条件下孢子萌发的必需因子。在木糖条件下,突变体ΔxlnR孢子丧失了萌发的能力,并且菌丝木糖利用速率显著降低,而过表达xlnR 使得木糖利用速率提升14.2%。转录组数据表明,敲除
摘要:为提高播种机变量施肥的排肥性能,基于离散元法对外槽轮排肥器的排肥性能进行研究。首先,通过肥料标定试验确定离散元物料仿真参数;然后,基于Isight软件的优化模块设计试验,以外槽轮的工作长度、转速为因素,以排肥均匀性变异系数为响应设计试验,得到排肥器排肥均匀性变异系数的二阶回归方程,根据所得回归方程分析在特定肥量范围内,外槽轮的工作长度及转速组合对施肥稳定性的影响。针对300 kg·hm-2的
摘要:为提高智慧奶牛养殖场生产管理效率,提出基于养殖场固定通道中多角度数据融合的奶牛身份识别算法。首先,在养殖场通道中安装2个不同背面和3个不同侧面的摄像头,采集60头奶牛的身份识别数据,构建奶牛的多角度身份识别数据集;然后,训练并对比分析7个骨干网络在奶牛身份识别数据集上的表现。结果表明,HRNet骨干网络在奶牛的正背面、斜背面、前斜侧面、后斜侧面和正侧面上的效果较好,Rank@1准确率分别达到
摘要:茶叶是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分析茶叶种植面积的时空演变规律可为优化河南茶叶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00—2020年Landsat和Sentinel-2卫星数据,结合实地调查数据,采用随机森林分类方法获得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茶叶种植面积空间分布信息,采用趋势分析、重心迁移等方法对浉河区茶叶生产空间布局与时空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光谱+植被指数+纹理特征组合对茶叶分类精度最高,总体精度可达8
摘要:介电特性对于麦麸的微波消杀与干燥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为探究麦麸的介电特性,在频率0.5~4.0 GHz、含水率1.94%~31.56%、温度35~85 ℃下,采用同轴传输/反射法测量了麦麸介电常数ε'和损耗因子ε″的变化,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了频率为2.45 GHz的ε'、ε″与含水率和温度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随着频率的增加,ε'和ε″呈单调递增状态;温度越高,ε'和ε″越大;含水率越高
摘要:为建立紫外-可见光谱库以期能够快速准确的检索农药杀菌剂中添加的隐性成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以乙腈和水做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分离及提取98种常规杀菌剂标准物质的紫外-可见光谱图,以标准物质的紫外-可见光谱图来建立紫外-可见光谱库。根据光谱的相似度和标样的保留时间来匹配目标化合物,从而检索出农药制剂中添加的隐性成分。通过2个杀菌剂来验证谱库检索的准确性,结果显示,谱库检索的正确性达100%。
摘要:为研究黄花蒿石油醚萃取物对粘虫3龄幼虫杀虫活性成分及初步作用机制,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气相−质谱法分析化学成分,浸虫法测定不同馏分及主要成分的触杀活性,并进一步对活性成分进行粘虫幼虫体内靶标酶和代谢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黄花蒿石油醚萃取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共得到27个馏分,其中馏分8表现出较好的触杀活性。经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十三烷、4-喹啉甲醛、石竹烯氧化物、亚油酸乙酯和亚麻酸乙酯为
摘要:为探究不同水溶性固沙剂对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选取沙蒿胶、亚麻籽胶、刺槐豆胶、生物基磺酸盐4种水溶性固沙剂,每种材料设计10、20、30、40、50 g·m−2 5种用量,以未添加固沙剂为对照(CK),通过室内模拟蒸发试验,测定不同种类、不同添加量固沙剂蒸发强度,分析其差异。结果表明,4种固沙剂保水作用依次为刺槐豆胶、亚麻籽胶、沙蒿胶、生物基磺酸盐,并且刺槐豆胶显著优于生物基磺酸盐;4种固沙剂
摘要:优化机采棉株行距配置与缩节胺(1,1-dimethyl-piperidinium chloride, DPC)剂量是构建棉花合理个体与群体结构、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以‘源棉11号’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在密度一致的条件下,主区设置76 cm等行距、(66+10) cm宽窄行2个株行距配置模式,副区设置270、410、550和690 g·hm-2 4个缩节胺用量,研究不同处理对棉花主茎生长
摘要:为研究在膜侧种植条件下,不同类型地膜对耕作层土壤水热条件和油菜生长状况的影响,设置普通塑料白地膜、黑地膜以及液态地膜3种地膜覆盖处理,以不覆膜作为对照(CK),开展田间试验,综合分析地膜对土壤水热和油菜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3种覆膜处理使油菜苗期和蕾苔期的土壤含水率分别增加0.49%~2.29%和7.60%~10.77%,其中黑地膜、白地膜处理在蕾苔期保水效果显著;油菜干物
摘要:为研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烤烟烟叶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探究不同影响因素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烤烟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具体效应,以“烤烟”“有机肥”“品质”“化学成分”为关键词,检索并整合了国内相关的169篇文献,提取出631组主要数据建立数据库,选择对数响应比作为效应量进行整合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无机肥单独施用,有机无机肥配施可显著提升烟叶中还原性糖含量和糖碱比(5.5%和9.3%)、降低烟碱
摘要:为探究不同品种雪茄烟叶香气品质的差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 GC-MS)对德雪1号、德雪3号和德雪5号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并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结果表明,品种间烟叶香气物质的种类
摘要:为研究寒冷干旱地区日光温室开启顶部通风口通风方式对室内温湿度及二氧化碳水平的影响,采用RS-485总线方式搭建温室环境监测系统,对通风时段温室内距地面20、80和180 cm处的温湿度及二氧化碳含量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通风前后温室20 cm高度作物区温湿度及二氧化碳含量回归模型与通风0.5 h室内温湿度及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4:30前关闭通风口可
摘要:体细胞克隆技术可使终末分化的体细胞获得完整全能性,进而生产出完整个体。猪体细胞克隆技术在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及制备基因编辑猪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猪体细胞克隆的胚胎发育率和移植存活率限制着该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推广应用。随着微量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克隆胚胎发育异常机制不断被揭示,诸多研究人员尝试通过改良核移植操作程序或纠正克隆胚胎的异常重编程来提高克隆成功率,取得了一定效果。综述了近
摘要:种质创新是育种的关键,利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作为诱变工具,探索并优化这一技术在育种材料中的应用策略。首先,通过精细调控确定了针对不同处理对象的半致死/半致矮剂量阈值,随后逐步微调辐照强度,旨在诱发遗传变异的同时保持处理对象的存活率。进一步探讨了处理材料的最佳处理时机与方式,以期最大化辐照诱导变异的效率。针对多种作物实施了辐照处理,初步成效显著。玉米植株在辐照后表现出显著的株高矮化现象,且